蛮方今夜月,儿女集樽前。
迢递思乡国,团栾敞客筵。
塔光云外隐,菱角雨中牵。
不寐缘何事,相将话昔年。

注释:

八月十五夜 - 指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蛮方今夜月,儿女集樽前 - 在遥远的南方(即蛮夷之地),今夜的月亮格外明亮。家人团聚在酒杯前面。

迢递思乡国,团栾敞客筵 - 家乡离得很远,思绪飘渺;但大家却能聚在一起,畅饮欢乐。

塔光云外隐,菱角雨中牵 - 高高的佛塔在云层之外若隐若现,而雨中的菱角仿佛被雨水牵引着。

不寐缘何事,相将话昔年 - 我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是因为有什么事情要谈论,也许是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节夜晚的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家庭聚会的情景。首句“八月十五夜”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特定的背景。次句“蛮方今夜月”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蛮夷之地,展现了中秋之夜的明月之美。第三句“儿女集樽前”则描绘了一家人欢聚一堂,共赏明月的场景,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迢递思乡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团栾敞客筵”则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宴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家的温馨和幸福。这两句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和珍视。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塔光云外隐”形容了佛塔在云层之上若隐若现的景象,而“菱角雨中牵”则描绘了雨中的菱角仿佛被雨水牵引着的情景。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团圆、家庭和睦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而深情的中秋节夜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