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里羊肠路,高低夜色浮。
虎风腥扑面,榴火艳抬头。
雨急三层磴,云迷百尺楼。
林梢一声磬,隐隐出平畴。
夜黑行三重堆泛南诸山中
在黑暗的夜晚,行进于三层堆叠的山路之上。
卅里羊肠路,高低夜色浮。
三十里的狭窄山路,高高低低的夜色笼罩。
虎风腥扑面,榴火艳抬头。
如同猛虎般的气息扑面而来,炽热的火焰从天空燃烧至地面。
雨急三层磴,云迷百尺楼。
雨势急促,使得三层石阶显得更为陡峭;云雾弥漫,将百尺高楼掩没。
林梢一声磬,隐隐出平畴。
在树林的梢头,传来一阵钟磬声,声音渐渐清晰,仿佛从广阔的田野中飘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所见所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夜黑行三重堆泛南诸山中”,以”夜黑”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即将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接着,诗人通过对山路的描述,如“卅里羊肠路,高低夜色浮”,展现了山路的曲折蜿蜒和夜色的浓重。这种对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立体。
在第二联中,”虎风腥扑面,榴火艳抬头”,诗人将强烈的自然气息与内心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虎风腥扑面”,形象地描绘了山路中的风势之猛烈,如同猛兽般咆哮,令人感到窒息。而”榴火艳抬头”,则通过火光的色彩和温度,营造出一种热烈、激昂的氛围。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第三联”雨急三层磴,云迷百尺楼”,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上的景色变化。雨水急速地冲刷着石阶,使得山路显得更加险峻;云雾弥漫,将百尺高楼完全掩盖。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一句”林梢一声磬,隐隐出平畴”,则是诗人在深夜中突然听到钟磬声的情景描写。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寂静的山林,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一细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多变,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捕捉,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更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