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塘边路,肩舆趁午晴。
山如重甗合,人亦左担行。
竹密都题字,花香不识名。
前旌且回缓,留酌野泉清。

【注】哈马塘:古地名,今在广西。

注释:

  1. 路:小路。肩舆:轿子。
  2. 山如重甗合:像重叠的甑一样连在一起。
  3. 人亦左担行:人们也像扛着东西一样行走。
  4. 竹密都题字:竹子茂盛得连竹筒上都能题字。
  5. 花香不识名:花香浓郁到连它的名字都分不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哈马塘边的道路和阳光明媚的景象。”哈马塘边路”,”肩舆趁午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悠闲地走在哈马塘的路上的情景。”肩舆”,古代的一种轿子,”趁午晴”,利用晴朗的天气,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后四句则描绘了哈马塘边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现象。”山如重甗合”,“人亦左担行”,形象地描绘了哈马塘边的山川连绵,人们行走其中,宛如扛着东西一般。”竹密都题字”,“花香不识名”,则描绘了哈马塘边的竹子茂盛,连竹筒上也能看到题字的痕迹;而花香浓郁得连名字都分不出来了,体现了哈马塘边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怀。”前旌且回缓”,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自然的深深喜爱;”留酌野泉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哈马塘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