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爱蓬心叟,烟云笔底浓。
冥蒙舟似蚁,活泼水如龙。
欲到三层阁,仍携九节筇。
天风忽然递,岳麓寺前钟。

诗名:《题王应宸太守洞庭泛月卷子 其二》

苦爱蓬心叟,烟云笔底浓。
冥蒙舟似蚁,活泼水如龙。
欲到三层阁,仍携九节筇。
天风忽然递,岳麓寺前钟。

注释:

  • 这首诗是赞美王应宸的诗句,通过描绘洞庭湖泛月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王应宸深深的敬爱之情。
  • “烟云笔底浓”形容了王应宸笔下的洞庭湖风景如画,浓墨重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冥蒙舟似蚁,活泼水如龙”则是通过对比,将洞庭湖上的船只比作蚂蚁,而湖水则像一条龙一样活跃,展现了湖面的壮丽景色。
  • “欲到三层阁,仍携九节筇。”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与王应宸一同登高望远的愿望,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天风忽然递,岳麓寺前钟。”这句话表现了洞庭湖边岳麓寺前的风声和寺庙中悠扬的钟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洞庭湖泛月时的美景。首句“苦爱蓬心叟,烟云笔底浓”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王应宸深深的尊敬和爱慕之情,用“烟云笔底浓”形容其笔下洞庭湖的山水之美,如同浓烟云雾中的仙境一般,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接下来,“冥蒙舟似蚁,活泼水如龙”两句则以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洞庭湖上船只和湖水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诗中的“欲到三层阁,仍携九节筇。”表达了诗人与王应宸一同登高望远的愿望,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最后四句“天风忽然递,岳麓寺前钟”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岳麓寺前的钟声似乎穿越了时空,与洞庭湖的美景相得益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洞庭湖泛月景象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更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这种通过自然景观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