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上路,乘月去迢迢。
海气全疑雨,天风不卷潮。
梦馀频怅望,云外偶招邀。
及此烧红烛,层楼已半宵。
【注释】
自:从。吴淞江:长江在江苏松江的一段。乘月:指乘船夜行。迢迢:遥远的样子。海气:海边的水汽。疑:怀疑,好像。天风:天空中的风。卷潮:使潮水涨起。梦余:梦醒之后的感觉。惆怅:忧愁怅恨。云外:云层之外,指远方。招邀:邀请、召请。及此:趁这个机会。烧红烛:点燃红烛,表示夜晚已深。层楼:高楼。半宵:半天或一晚上。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友人间深夜夜话的情趣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作者从吴淞江上乘船夜行的情景;后三句则表现了与友人夜话时的种种感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却十分优美动人。
“自吴松江抵上海”,开笔点明地点。首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写舟中所见。“吴淞”,今属上海市。“松江”,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南有吴淞江,是一条入海的大河。这里泛指松江附近的江水。作者由苏州到松江去访问朋友,当晚又乘船沿松江江南下,直到上海。
“乘月去迢迢”,点出此行是在月色之下乘船夜行的。“迢迢”即遥远之状,也暗示了旅途的寂寞。月夜航行,景色幽美而清冷,更增添了旅人孤寂之感。“海气全疑雨,天风不卷潮。”这两句紧承前句而来,写海上的景况。由于夜色朦胧,加上海风劲吹,使人感觉海气像雨一样地扑面而来,连天风也不似平常那样强劲地卷着潮水。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海的茫茫苍苍,以及夜晚海风的凛冽和海面上的涛声。
“梦馀频怅望,云外偶招邀。”这两句转入写与友人夜谈的情景。“怅望”指因思念而有所感触而频频遥望,“云外”指天边。“招邀”意为被朋友邀请。“及此”犹言“在此”,“及此烧红烛,层楼已半宵”这两句写夜深仍不忍离去,因为还有未尽的话要谈,所以留宿下来,并点燃了红烛,直至半夜。
这首诗写得简洁自然,但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