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本昔日以赤手亡命夺来,杀贼王头,破贼王巢,遂不留贼王噍类,从兄终于此,弟没于斯,花萼极褒荣,我国家优礼功臣,岂曰匪应尔耶;
梓里是何人到黄泉铭心感激,怜寒士死,赠寒士赙,犹存问寒士儿孙,虽结草无由,衔环无自,涓埃难报答,予小子稍延残喘,惟期罔敢忘之。
【注释】
金陵:指南京。昔日:以前。赤手:空手。亡命:逃亡。王头:指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破贼王巢:攻破太平天国在江南地区的巢穴。遂不留贼王噍类:便没有留下太平天国残余势力。从兄:你的哥哥。终于此:死在这里。花萼:即花萼岩,在今南京市东。褒荣:称赞和荣耀。匪应尔耶:难道不是应该这样的吗?梓里:指家乡,故乡。何人:哪一个人。黄泉:黄泉路,死者的道路。铭心感激:铭记在心,感激涕零。怜寒士:同情贫困的人。死:死了。赠:给予,施舍。赙(fù):财物帮助丧事。犹存问:仍然关心、打听。寒士儿孙:寒士的后代子孙。虽结草无由:即使像羊羔报恩一样也无从报答。衔环:比喻感恩图报。涓埃:微薄的贡献。罔敢忘之:不敢忘记。
【赏析】
这首挽诗作于1863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是清王朝后期的一位重要大臣和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维护了清王朝反动统治,并被赐封一等毅勇侯,加授太子太保。这首诗是他为曾国荃(字沅甫)所立的一副挽联,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胞弟,湘军的重要将领之一。
诗的第一句说:金陵本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它本来是以赤手空拳夺取来的。第二句说:你杀的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是头号敌人,攻下的太平天国的老巢是在金陵。第三句说:你杀了太平天国的敌人,把敌人全部消灭掉,连一点余党也没有留下。第四句说:你的哥哥终于死在金陵。第五句说:弟弟也死在金陵,而你却在金陵受到国家的表彰和礼遇。第六句说:你为国家建立功勋,国家怎么能够不奖赏你?最后一句说:我虽然不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但我还要稍稍延长自己残喘的时间,以便时刻不敢忘记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