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慷慨佐中兴,相期立德立功,太息先严身遽陨;
封奏褒荣能下逮,犹是教忠教孝,滋愧孤儿学未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诗,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信息,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渡江慷慨佐中兴”,“渡江”指渡过长江,这里代指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佐中兴”,辅佐振兴国家,恢复中原。“相期立德立功”,相期:互相期许,希望。立德、立功:立德:建立德行;立功:创建功业。诗人以“相期”二字起兴,表明了作者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太息先严身遽陨”,“先严”,先父(父亲),指彭玉麟的父亲彭鸣珂。“身遽陨”,突然去世。诗人因彭鸣珂之死而悲痛不已。“封奏褒荣能下逮”。据《清史稿》卷二九七记,彭鸣珂在湖南巡抚任上时,与地方官员一起镇压太平军,曾获朝廷褒奖。“犹是教忠教孝,滋愧孤儿学未成”。“犹是”:还像、依然。“教忠教孝”,“教忠”即教导忠于朝廷;“教孝”即教导孝顺父母。“滋愧”,更加感到惭愧。“孤儿学未成”,指自己年幼,没有学会做儿女之道。“孤儿”,未成年的孩子。据此可概括为:“我”参加镇压太平军,有志于建功立业;但因父亲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答案】

【诗词】

渡江慷慨佐中兴,相期立德立功,太息先严身遽陨;

封奏褒荣能下逮,犹是教忠教孝,滋愧孤儿学未成。

【译文】

我参加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战斗,希望将来能够立德立功,为此我深感痛惜。因为我父亲刚刚去世,我还小,没有学会如何孝敬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赏析】

这首挽联是为彭鸣珂写的。彭鸣珂是晚清名将,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1864年春率部收复被太平军侵占的庐州(今安徽合肥市)、舒城等处后,又挥师进攻太平军在天京(今南京)的外围据点安庆,大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