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耳目隘,直与蜩鸠邻。
焉知天地间,乃有鹏与鲲。
小窥大不尽,大视小不伦。
吾游非彼适,彼笑非吾闻。
【注释】
- 世人:指世俗之人。
- 耳目:听觉和视觉,这里比喻人的感官。
- 隘:狭隘、狭窄。
- 蜩(táo)鸠:即黄莺和斑鸠,都是小鸟,这里比喻世俗之人。
- 焉知:哪里知道。
- 天地间:指自然界或宇宙中。
- 乃:是。
- 小窥:从小范围观察。
- 大不尽:从大的范围内来看事物是有限的。
- 大视:从大的角度看。
- 不伦:不符合常规。
- 吾游:我的游历。
- 彼适:他们的游历。
- 彼:他们。
- 笑:讥笑。
- 闻:听说。
【赏析】
此诗是庄子的内七篇中的第一首诗。庄子在《逍遥游》里曾说过“小大之辩”,意思是说,对于事物的小与大,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这首诗就是用“小窥”来说明“大观”,“大视”来说明“小见”,以说明“小大之辩”,也即是要说明“小”与“大”之间的差别。
第一句:“世人耳目隘,直与蜩鸠邻。”意思是人们的眼光狭窄,就像蜩和鸠那样。蜩和鸠都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小鸟,视野非常有限,而世人却自以为看得清楚,其实眼界是很有限的。这一句诗人以蜩、鸠自喻,说明自己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表现了庄子对世俗的鄙夷和轻蔑。
第二句:“焉知天地间,乃有鹏与鲲。”意思是怎么知道世间竟会有像鲲和鹏这样的大鸟呢?鲲是一种很大的鱼,鹏是一种巨大的鸟,它们都很大。这一句诗人又以鲲、鹏自喻,说明自己与鲲、鹏一样大,不同凡响,表现了庄子的超脱和自信。
第三句:“小窥大不尽,大视小不伦。”意思是从小处看大的东西,就看不到尽头;从大的角度来看小的事物,就显得不合常规。这两句诗人再次以鲲、鹏自喻,说明自己的眼界宽广,不同于世俗之人,表现了庄子的博学和胸怀。
第四句:“吾游非彼适,彼笑非吾闻。”意思是说,我的游历不是他们的游历,他们嘲笑我也不是出自他们所知。这一句诗人以鲲、鹏自喻,表示了自己的高洁和独立。
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阐述了庄子的“小大之辩”,表达了庄子对世俗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表现了庄子的博学、超脱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