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𤱔有惰农,无端负舂稿。
十年京洛住,风气习高燥。
左臂虽病风,土脾幸未槁。
还乡岂不乐,顾巳迫衰老。
翻畏梅雨多,侵肤剧蚧蚤。
儿童报新霁,起视天宇好。
蝉嘒林叶初,鸡鸣曙光早。
微飔自南来,掩冉被庶草。
夏课晨有程,方当事研讨。
曝书良先务,趁此日杲杲。

【注释】

  1. 陇𤱔:即陇西,今甘肃省东部。惰农:懒惰的农人。
  2. 十年京洛住:指诗人长期在京洛居住。京洛:洛阳和长安。唐时以京师为京都。
  3. 风习高燥:气候干燥,天气炎热。
  4. 土脾:土壤。幸未槁(gǎo):幸好没有干裂。
  5. 还乡:返回故乡。
  6. 气:指气候。
  7. 晞(xī):晒。
  8. 蝉嘒(huì):蝉声低微而细弱。
  9. 鸡鸣曙光早:鸡叫天已大亮。曙光:初升的太阳光芒。
  10. 微飔(sī):轻微的风。
  11. 掩冉(rǎn):轻轻覆盖。
  12. 夏课:夏季的课业。
  13. 曝书:晒书。
  14. 杲杲:光明的样子。
    【译文】
    陇西有懒惰的农人,无缘无故背负着农具在田间劳作;
    我在京城洛阳和长安住了十年,那里的气候炎热干燥;
    左手臂膀虽受风寒,但土地却尚未变干裂;
    回到故乡难道不快乐,只是我已衰老不能久留;
    反而害怕梅雨季气多,潮湿的雨滴会浸透皮肤并滋生虱子;
    儿童说昨夜下雨刚停,我起来看天空多么美好;
    蝉儿啼唱着刚刚从树叶上离去,晨曦中的公鸡早早地打鸣;
    南面吹来的微风轻轻地拂过草地,草木茂盛;
    夏天的课程早晨有安排,正应该认真研讨学习;
    晒书是件重要的事,趁此晴朗阳光正好时进行;
    【赏析】
    这是诗人晚年归里后写的一篇抒情七言律诗。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兼而有之,结构严谨,意境开阔,情思绵缈。
    首联“陇𤱔有惰农,无端负舂稿”,写诗人在陇西见到一些懒汉,他们背着农具在田里干活。诗人描写这些懒汉,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也表现了他自己对农民的辛劳的尊重。
    颔联“十年京洛住,风气习高燥”,写诗人在京洛生活了十年,由于气候炎热干燥,所以感觉气候比陇西更加干燥。这里用“风气”一词写出了京洛气候的特点。
    颈联“左臂虽病风,土脾幸未槁”,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左臂受了风湿,但土地还是肥沃的,没有干裂。这句是说自己虽身体不适,但仍能坚持劳动。
    尾联“还乡岂不乐?顾巳迫衰老”意思是说回家乡难道不快乐吗?但是已经老了。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陇西农村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岁月流逝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