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阅古今,生生本无匮。
何论材不材,固有利不利。
晚容桑榆补,蚤恐牙蘖弃。
愿将种花心,移作树人地。
毋使后来者,仍滋慨然喟。
【注释】
造物:指自然界的万物。阅:经历。古今:古代和现代。生生:生命繁衍。本:本性。无匮:无穷无尽。材不材:有才能的与无能的,泛指贤能的人和平庸的人。利不利:有利有弊。晚容桑榆补:晚年补救。桑榆:傍晚太阳照射的桑树和榆树,古人常用来比喻晚年。蚤恐牙蘖弃:年轻时候就害怕被舍弃。牙蘖:幼嫩的芽。
【译文】
造物者经历了从古到今,生命的繁衍无穷无尽。
何必去论什么有才无才,有贤无贤,有优无劣。
即使到了年老力衰,也要努力补救,不要等到年迈时后悔莫及。
但愿把种花的心境,移植到培养人才的地方。
不要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和惋惜。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社集后作,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是说,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从古到今,生生不息,没有穷尽。这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总观照。
颔联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人还是物,都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是诗人对人世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体察。
颈联的意思是说,即使到了晚年,也不能懈怠,要弥补年轻时的疏忽和过失。这里蕴含着诗人对自己年轻时的悔恨之情。
尾联的意思是说,希望将自己的种花之心移植到培养人才的地方,不让后人看到自己的遗憾和惋惜。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对人生、世事的深深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