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产番禺,瓠垂大如斗。
其皮坚以韧,既剥且难剖。
谁致越王头,不胫而北走。
微凹陷两目,凿窍通一口。
转侧初有声,俄倾半升酒。
闲吟出既醉,义愧饷师友。

【注释】

院长贻岭南椰子:岭南,泛指岭南地区。院长,即岭南的长官,这里指岭南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贻,赠与;椰,椰子树。南国产之椰子树,在番禺(今广州)最多。瓠(hù),葫芦科植物,果实可食,有甜味。大如斗,说明葫芦大。皮坚以韧,说明葫芦外皮厚而结实。既剥且难剖,说明剥开后里面是空的。谁致越王头:越王勾践曾派人到吴国去求和。不胫而北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很快地被带回去。微凹陷两目,指葫芦上有小孔。凿窍通一口,即“穿眼”。转侧初有声,摇动葫芦会发出声响。俄倾半升酒,顷刻间葫芦里就盛了半升酒。闲吟出既醉,诗人闲暇时吟诗饮酒,不知不觉中喝得醉醺醺的。义愧饷师友:感到羞愧,不好意思把美酒给师友们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椰子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全诗先写椰子的外形和特点,接着叙述椰子的来历,然后描写诗人自己品尝椰浆的情景和心情,最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首句点题。《岭表录异》记番禺多椰子树,其味甜美,是岭南特产。第二句说椰子大如斗。第三句说葫芦皮很厚而且结实,不易剥开。这两句是说从外形上看椰子是很了不起的好东西。第四句写葫芦内部空虚无物。第五、六句写葫芦外表虽然坚硬,但一旦破开就会流出汁液,所以很快就被带到吴国去了。这是说葫芦虽好,却也有缺点,不能久存。第七、八句写葫芦外表有窟窿,里面装着酒,晃动葫芦会发出响声,一会儿工夫就倒出了半升酒。这是说葫芦虽不好用,但也有它的好处,可以装酒。第九、十两句写诗人闲居无事,喜欢喝酒吟诗,不觉喝醉了。第十句说因为喝酒感到羞愧,不好意思把美酒给师友们吃,只好自己独享美酒。

整首诗写得平实自然,感情真挚。前四句写椰子,后四句写诗人自己品味椰浆的情景,前后照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