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黄金花,媚人如自献。
聊陪今日赏,适我他方愿。
众醉敢独醒,不劳持盏劝。
【注释】
- 黄金花:指牡丹。
- 媚人:使人倾倒。
- 自献:自己奉献。
- 聊:姑且。
- 今日:今天。
- 适我他方:适合我到远方去。
- 众醉敢独醒,不劳持盏劝:大家都喝醉了,我敢独自清醒,不需要别人劝酒。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株盛开的牡丹花,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花的娇艳、美丽;又通过“今日赏”、“他方愿”等字眼,写出牡丹花的艳丽,更衬托出诗人的孤高和远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小小黄金花,媚人如自献。
聊陪今日赏,适我他方愿。
众醉敢独醒,不劳持盏劝。
【注释】
【注释】 沔阳道中喜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陵县令时。沔阳,即今属湖北荆州地区一带的汉水北岸地带,古称沔州、汉阳郡。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沔阳县(今湖北省仙桃市)作官时的喜雨之作。 一枕凉侵被:诗人在梦中醒来,感到枕头上凉气袭人。一枕,枕头;凉侵被,指枕头冷。 朝来得晏眠:早晨睡得迟了,所以醒来得晚。晏,晚。 江清收潦后:雨水把江水冲得十分清澈。 风劲挂帆前:大风刮起,船帆迎着风张开。 宿雨才如露
【注释】 设险凭全楚:设险,设置险阻;凭,倚仗、凭借;楚,指湖北的古国名。 江防:长江的防线。 郭:指外城或城墙。 独客:独自的客人。 天阔星如坠:形容天高云低,星星像要掉落下来一样。 惨澹:凄凉黯淡的样子。 【赏析】 蕲州道中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时为安史叛乱后第二年,是诗人避乱在蕲州(今属湖北)道中的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句“设险凭全楚”,是说作者以自己的智慧和胆略
以下是对这首诗《荆州杂诗六首·其六》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南郡风流地,雄藩毂久推。 梨花前队拥,红粉后车来。 马酒分獐饫,狐裘逐兔回。 明明军令在,蜀道几时开。 注释: 1. 南郡:指的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地区,古代称为南郡。 2. 雄藩:指的是强大的藩镇,即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3. 毂(gǔ):古时车轮中心的转轴部分,这里比喻地方势力的中心。 4. 前队拥:指前面的军队或官员拥簇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思想情感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选项确定答题的方向是内容、语言、技巧还是思想情感。 此诗的首句“三户亡秦谶”中的“三户”指的是项羽的部下英布、蒲将军和黥布三家。“亡”字在这里有“灭亡、消灭”之意,而“亡秦谶”是指预言秦朝灭亡的谶语。次句中“孤军覆楚师”的“孤军”指刘邦所率的起义军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中山存后裔:意指在乱世中,仍有人能保持对中山国(或某一家族、势力)的忠诚和记忆。 2. 失路亦依刘:意指即便身处困境或失去方向,也仍旧选择依赖或支持刘姓(可能指刘备或类似身份的人物)。 3. 大局分三国:意指当时的局势被分成了三股势力,各自为政。 4. 深心借一州:意指尽管整体形势复杂,但仍有个人(或某个团体)希望从中找到立足之地,即“一州”。 5.
荆州杂诗六首 其一 【注释】: 要害西南最:要害之地,在西南。要害,指战略要地。 乾坤百战馀:乾坤,天地之间。百战馀,指经历了无数战斗。 孤城还矢石,陈迹遂丘墟:孤城,指被围困的城池。 陈迹,指曾经存在的痕迹和遗迹。 丘墟,山丘废墟。 白日吹笳外,枯风落木初:白日,指白昼。 笳,即胡笳,古代管乐器。白日,指白天。 枯风,指秋天的风。 落木,指落叶。 暂来戎马地,惭愧得安居:戎马,指战争。 安居
【注释】 游燕不果乃作楚行:燕国不能成行,于是写下楚行。 北道:指北方的道路。南辕北辙:本应往南走而却往北走的比喻。 一门初约变:当初与某人约定好了,结果变化了。 岐路独行多:岔路上独自行走的多。 弹筝客:弹奏筝曲的歌者。击楫歌:敲着船桨而唱起歌曲。 田舍好:田园生活的愉快。 也知:明白。 壮志恐蹉跎:有远大的抱负却担心自己被耽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仕途不得志时所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赏析诗句的内容和作用,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五点是常规的考点。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从炼字、手法、情感等角度具体分析。 (1) “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一枝花独自在异国他乡开放,独自盛开于群芳之中,突出了梅花的傲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注释】 1.季叔:作者的堂弟名季,排行第四。 2.荆州:今湖北江陵。 3.会合期难定:指与堂弟相见的日期难确定。 4.苍茫:迷惘。 5.烽烟:这里指战事。 6.地满:到处都是。 7.书疏:书信。 8.薄宦:微官。 9.驱策:驱使、驱使车马。 10.去留:离开和留下,指离别。 11.荆南:即荆门、荆山南边,这里借指荆州。 12.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 【赏析】 这是一首写久别重逢之情的诗
【注释】 梁元:指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时,荆州为重镇。称兵:起兵叛乱或割据一方。方士:方术之士。这里指迷信方术的人。干戈:兵器。弟兄:同辈人。戎衣:军服,借指军队。讲殿:讲武之殿。诗句:诗歌。巡城:巡历城中。世乱:乱世。文: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人的诗。全诗以“祸福”开篇,指出梁武帝萧衍虽然在荆州重镇称兵叛乱,但在朝廷之上,却仍能安享太平,享受着方士、方术之士带来的“祸福”。而诗人自己
汪子客居京城,气豪心悒怏。 高堂有母在,恒结白云想。 皇天怜斯人,得举甫一上。 南宫辄唱第,盛事快探掌。 早知给舍官,不及州邑长。 题舆行佐郡,得禄犹逮养。 潮海万里程,翩然捧檄往。 过家拜白发,喜气春盎盎。 却忆负米时,悲喜异今曩。 平生读书力,篝火依绩纺。 食报理必然,问言受如响。 丹青非苟设,风义行可广。 题作赠行篇,披图惬神赏。 这首诗是汪陛交为他的属官所作,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赞赏和祝福
诗解: 题故汶州太守潘君画像 - 士当未遇时,往往慕好爵。 (士人处在未出仕的时候,常常憧憬着能够拥有高位和荣耀。) - 及乎婴世网,又想田园乐。 (等到他们被世俗的网束缚住之后,又怀念起田园的宁静与快乐。) - 田园岂不好,世网多被牵。 (田园生活难道不好吗?但世俗的网却常常把人牵引住,让人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 兴罢乃径归,斯人得非仙? (当一切努力都结束的时候
诗句: 我有古玉器,裹诸片青毡。 烱如一钩月,映出初三天。 纤纤锐两头,弓势未扣弦。 下连径寸靶,中窍外规圜。 爱惜徒手摩,致用无由缘。 昨得桃竹杖,肌理细且坚。 命工稍斲削,冠玉于其颠。 呼之曰画叉,古制想当然。 东坡昔居黄,剩有挂壁钱。 持叉日取百,月费犹三千。 我今巳镌俸,仰屋方高眠。 夫岂有馀资,贯穿梁上悬。 叉成等无用,一笑仍弃捐。 何如刻作鸠,扶我归农田。 译文:
春偷桃杏妍,夏窃芙蕖艳。 秋荣杂桂菊,冬至亦时敛。 乐子之无知,多将四时占。 【注释】 - 春偷桃杏妍:春天偷偷地偷走了桃花和杏花的美丽。 - 夏窃芙蕖艳:夏天偷偷地窃取了荷花的艳丽。 - 秋荣杂桂菊:秋天的荣光混杂着桂花和菊花。 - 冬至亦时敛:冬至时节也收敛起一切繁华。 - 乐子之无知:孩子无知地喜欢这四季的变换。 - 多将四时占:经常将四季的变化当作自己的主宰。 【赏析】
【注释】 院长贻岭南椰子:岭南,泛指岭南地区。院长,即岭南的长官,这里指岭南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贻,赠与;椰,椰子树。南国产之椰子树,在番禺(今广州)最多。瓠(hù),葫芦科植物,果实可食,有甜味。大如斗,说明葫芦大。皮坚以韧,说明葫芦外皮厚而结实。既剥且难剖,说明剥开后里面是空的。谁致越王头:越王勾践曾派人到吴国去求和。不胫而北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很快地被带回去。微凹陷两目,指葫芦上有小孔
【注释】 1. 去夏手植盆榴二本今年一枯一荣有感而作:去年夏季亲手栽种的两只石榴今年一株枯死一株盛开,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2. 庭下两盆榴,经春谓已萎:庭院下的两只石榴树,经过一个春天,被认为已经枯萎了。 3. 其一雨忽生,病夫眼双洗:其中一棵石榴突然下雨,使得病中的人眼睛感到清爽,仿佛洗了一次澡。 4. 枝端抽绿叶,叶底粲红蕊:另一棵石榴树枝上抽出了绿叶,叶子下面却长出了艳丽的红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