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古玉器,裹诸片青毡。
烱如一钩月,映出初三天。
纤纤锐两头,弓势未扣弦。
下连径寸靶,中窍外规圜。
爱惜徒手摩,致用无由缘。
昨得桃竹杖,肌理细且坚。
命工稍斲削,冠玉于其颠。
呼之曰画叉,古制想当然。
东坡昔居黄,剩有挂壁钱。
持叉日取百,月费犹三千。
我今巳镌俸,仰屋方高眠。
夫岂有馀资,贯穿梁上悬。
叉成等无用,一笑仍弃捐。
何如刻作鸠,扶我归农田。
诗句:
我有古玉器,裹诸片青毡。
烱如一钩月,映出初三天。
纤纤锐两头,弓势未扣弦。
下连径寸靶,中窍外规圜。
爱惜徒手摩,致用无由缘。
昨得桃竹杖,肌理细且坚。
命工稍斲削,冠玉于其颠。
呼之曰画叉,古制想当然。
东坡昔居黄,剩有挂壁钱。
持叉日取百,月费犹三千。
我今巳镌俸,仰屋方高眠。
夫岂有馀资,贯穿梁上悬。
叉成等无用,一笑仍弃捐。
何如刻作鸠,扶我归农田。
译文:
我有一只古代的玉器,包裹着几片青色的毡子。
它像一弯明亮的新月,照亮了初升的月亮。
它的两端纤细尖利,但还没有扣上弹弦的弓。
它下面连接着直径一寸的靶子,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孔。
我爱惜地用手抚摸,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昨天得到一支桃木做的杖,质地细腻而且坚固。
命令工匠稍微雕刻一下,在它的顶端装饰上了玉石。
我给它取名为画叉,因为古人制作时就是这样考虑的。
苏轼曾经住在黄州,墙上挂着很多挂壁钱。
拿着叉子每天可以赚一百个钱,一个月的费用仍然需要三千钱。
我现在已经领到俸禄,只能在屋子里面仰望天空。
哪有多余的资金,只能悬挂在梁上作为装饰。
画叉虽然无用,但还是被我扔在一边。
还不如把它刻成一只老鹰,帮助我返回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