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外易持议,引喙多激昂。
设身处局中,唯阿无一长。
其或好生风,沽名事矜张。
快心挟盛气,一往不自量。
斟酌二者间,得失恒相当。
语默固有道,因时蹈其常。
先生熟古今,兹理固细详。
刍荛述所见,幸恕狂言狂。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西厓自编修改授刑垣三首”,交代了这首诗的内容,是诗人在狱中对友人说理的。“其三”,是本诗的第三篇。

“事外易持议,引喙多激昂”,意思是:置身事外便容易发表意见,高谈阔论,慷慨激昂。“持议”,即“发表议论”。

“设身处局中,唯阿无一长。”的意思是:如果把自己置于其中,就只会迎合没有一点长处。这是诗人在狱中对友人说的话,意思是告诫他不要一味地高谈阔论,而应脚踏实地做事。

“其或好生风,沽名事矜张。”“好生风”是指喜欢吹牛的人;“沽名”是指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做不正当的事。

“快心挟盛气,一往不自量。”“快心”即心情舒畅。“挟”是夹杂的意思。“盛气”是指盛气凌人的态度。“不自量”即不考虑自己是否有力量去做这件事。

“斟酌二者间,得失恒相当。”意思是:斟酌两者之间,得失常常相等,即要权衡利弊,不能偏激。

“语默固有道,因时蹈其常。”意思是:说话和沉默都有规律,应当遵循这些原则。

“先生熟古今,兹理固细详。”“先生”指作者。“兹”是这个。“熟”是熟悉。“古今”“兹理”都是泛指。“细详”即详细研究。

“刍荛述所见,幸恕狂言狂。”“刍荛”是砍柴割草之人,这里比喻见识浅陋的人。“幸恕”是希望原谅。“狂言狂”是指狂妄的话。

【答案】

(3)事外易持议,引喙多激昂。

置身事外便容易发表意见,高谈阔论,慷慨激昂。(指出错误)

(4)设身处局中,唯阿无一长。

如果把自己置于其中,就只会迎合没有一点长处。(指出错误)

(5)其或好生风,沽名事矜张。

如果喜欢吹牛,就以沽名钓誉为荣。(指出错误)

(6)快心挟盛气,一往不自量。

心情舒畅,夹杂着盛气凌人的态度,不顾一切地行事。(指出错误)

(7)斟酌二者间,得失恒相当。

斟酌两者之间,得失常常相等。(指出错误)

(8)语默固有道,因时蹈其常。

说话和沉默都有规律,应当遵循这些原则。(指出错误),

(9)先生熟古今,兹理固细详。

先生对古今的事情很熟悉,这个道理本来很简单。(指出错误)

(10)刍荛述所见,幸恕狂言狂。

我虽然见识浅陋,但也说说我的看法,请原谅我的狂妄。(指出错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