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龙窃天符,噀雾南入海。
无端蜕鳞甲,堕地几千载。
帝将驯扰之,不忍甚厥罪。
巳令化为石,本性终未改。
欲遣水逆流,障川作峞𡾋。
河神勿听命,蓄怒更百倍。
森然磨其牙,昂首若有待。
舟行一不戒,适救鱼鳖馁。
幸以险著名,设防亦每每。
篙师出全力,遇此愈精采。
灭顶世岂无,母贻过时悔。

【注释】

乖龙:指水神。天符:天上的符节,这里指帝命。噀:喷。南入海:向南流入大海。堕地:落在地面上。帝将:指皇帝。驯扰之:驯服安抚它。甚厥罪:加重它的罪过。巳令:命令。化为石:变为石头。本性:本意或本来的性质。逆流:逆水行船。障川作峞𡾋(zhào):阻止河流成为障碍物。河神:指黄河之神。勿听命:不听命令。蓄怒:积蓄愤怒。百倍:十分。森然:威猛的样子。昂首:头高昂着,形容气势昂扬。舟行一不戒(ji 戒:《左传·成公十年》“不谨终礼”的“终礼”,此处当为“谨慎小心”之意),适救鱼鳖馁:适才救了被淹没在水下的鱼鳖。幸以险著名,设防亦每每:幸好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常备防卫也时时存在。篙师:撑船的人。出全力,遇此愈精采:竭尽全力去应对这种情况更加出色。灭顶:沉没。世岂无:世上难道没有。母贻过时悔:母亲留下遗憾的悔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新乐府》五十篇之一。《新乐府》,即新题乐府诗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改革当时流行的古体乐府诗,而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直陈其事,言近情切,通俗易懂。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四句,写水神因触怒了皇帝而遭到惩罚;第二段四句,写水神受到惩罚后仍不改本性;第三段二句,写水神的悲惨遭遇,并借此抒发诗人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是一篇揭露和讽刺水神受惩的讽刺诗。诗中用夸张的手法,把水神的遭遇写得非常惊心动魄,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诗人对水神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并借以表达自己对朝廷重用小人、轻信谣言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