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萧萧响白荻,老鹳衔鱼作人立。
小船争渡晚尤喧,浊浪兼泥秋更急。
中流仰看团团天,太行突兀当我前。
未知马首向何处,千里夕阳横紫烟。

晚渡滹沱

凉风萧萧响白荻,老鹳衔鱼作人立。

小船争渡晚尤喧,浊浪兼泥秋更急。

中流仰看团团天,太行突兀当我前。

未知马首向何处,千里夕阳横紫烟。

注释:

  1. 凉风萧萧响白荻:清凉的秋风轻轻地吹过白色的荻草。
  2. 老鹳衔鱼作人立:老鹳嘴里叼着一条鱼,像人一样站立着。
  3. 小船争渡晚尤喧:傍晚时分,许多小船争相渡河,声音更加喧闹。
  4. 浊浪兼泥秋更急:浑浊的波浪和泥土混合在一起,使得秋天的水势更加湍急。
  5. 中流仰看团团天:在河中央仰望天空,天空是圆的。
  6. 太行突兀当我前:太行山突然耸立在我的前方。
  7. 未知马首向何处:我不知道马匹的头指向哪里,表示迷茫。
  8. 千里夕阳横紫烟:远处的太阳落下,余晖映照出紫色的烟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渡口景色和心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一幅宁静而又有动感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凉风萧萧响白荻”,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风拂过的荻草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老鹳衔鱼作人立”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力,将老鹳的形象与鱼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小船争渡晚尤喧,浊浪兼泥秋更急”,则描绘了渡口上的情景。诗人通过“争渡”一词,传达出人们急于渡河的心情;而“黄昏”、“喧哗”等词汇,则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紧张的氛围。同时,“浊浪兼泥秋更急”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秋日)和天气(风雨),也暗示了渡口的险恶环境。

接下来的句子中,“中流仰看团团天,太行突兀当我前”,诗人站在河流中,抬头望向天空,看到了如团的团团云彩,以及屹立不倒的太行山,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里的“团”字,既形容云的形状,也寓意着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两句“未知马首向何处,千里夕阳横紫烟”,则转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用“未知马首向何处”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而“千里夕阳横紫烟”则描绘了远方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