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连山猛兽多,两虎突入龙开河。
腥风伥伥日杲杲,白昼市上无人过。
使君视民如赤子,威凤生仪麟有趾。
豪强敛戢盗贼清,尔独何为至于此。
灌将军庙宋公祠,能捍大患则祀之。
撞钟伐鼓会僚佐,第一先焚责巳辞。
与神后先俱守土,政拙惭余不如古。
爱其父祖及子孙,忍卑孱人饱虓虎。
明朝大猎城南闉,毛风血雨迷荆榛。
特开一面纵雉兔,死不当罪伤吾仁。
须臾虎自林中出,小者先擒大者逸。
虽擒一虎戕一人,其势公然两相敌。
此时伐罪更有名,合围再往大掩群。
潮州鳄鱼必尽杀,不信请读昌黎文。
虞人眼疾如鵱鸟,馀勇登崖斗牙爪。
咆哮一声山忽裂,火箭飞空碎其脑。
黑章黄质毛斑斑,旗杠压肩奏凯还。
犹防作力断急縳,血色并出双睛间。
道傍观者争太息,自古神功扶正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名为《二虎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湓城连山猛兽多,两虎突入龙开河。”

  • 注释:湓城附近山脉众多,猛兽众多。两个老虎突然闯入了像龙一样的河流中。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同时也隐喻了社会上的两种势力或行为,猛兽和龙在自然界中代表不同的力量。这里通过对比“野兽”与“龙”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两种不同力量(如政治上的强权与民众)的看法。

第二句:“腥风伥伥日杲杲,白昼市上无人过。”

  • 注释:腥风吹动,阳光灿烂,但在白昼里市场没有人经过。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荒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即在看似繁荣的环境中,人们却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也可能暗示了某些政治腐败或社会不公的现象。

第三句:“使君视民如赤子,威凤生仪麟有趾。”

  • 注释:太守将人民视作自己的子女,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他的威严如同凤凰,仪态万千,举止优雅。
  • 赏析:此句赞扬了统治者的仁爱和威严,但同时也暗示了如果统治者不能真正关心人民的生活,那么他们的权威也会显得空洞。

第四句到第六句:“豪强敛戢盗贼清,尔独何为至于此?”

  • 注释:那些强大的家族收敛了自己的行为,盗贼也消失了。但你为何会落到这个地步?
  • 赏析:这些句子表明诗人观察到了一些地方的治安好转,但同时也指出了某些人的堕落,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权力、财富或地位)导致的。

第七句到第十一句:“灌将军庙宋公祠,能捍大患则祀之。”

  • 注释:灌将军的庙宇和宋公的祠堂能够抵御重大的灾难,因此被祭祀。
  • 赏析:这句诗表明,在某些地区,人们仍然保持着对历史英雄和圣人的敬仰,认为他们的精神可以抵御邪恶。

第十二句到第十七句:“撞钟伐鼓会僚佐,第一先焚责巳辞。”

  • 注释:敲钟击鼓召集僚属,首先烧毁责任书,进行问责。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正式的、仪式化的行动,旨在解决或处理某些问题。

第十八句到第二十一句:“与神后先俱守土,政拙惭余不如古。”

  • 注释:我和你都在守护国土,但如果政治不够明智,我会觉得自己比古代的人更差。
  • 赏析: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批评,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质疑。

第二十二句到第三十一句:“爱其父祖及子孙,忍卑孱人饱虓虎。”

  • 注释:我深爱我的父辈和祖先,甚至希望他们吃饱了虎。
  • 赏析:这里的“虓虎”指的是凶猛的老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强大力量的恐惧和尊重,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第三十二句到第三十五句:“明朝大猎城南闉,毛风血雨迷荆榛。”

  • 注释:明天要在城南进行大规模狩猎,风起云涌,血雨腥风,荆棘丛中弥漫着血腥味。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狩猎场景的壮观和危险,同时也暗示了暴力和死亡的主题。

第三十三句到第四十四句:“特开一面纵雉兔,死不当罪伤吾仁。”

  • 注释:特意打开一面,让雉兔逃逸,即使它们死了也不会被视为有罪,这体现了我的仁慈。
  • 赏析:这里的“雉兔”是指鸟类和兔子等小型动物,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维护道德的行为准则。

第四十五句到第五十一句:“须臾虎自林中出,小者先擒大者逸。”

  • 注释:不一会儿,老虎从树林中出来了,小的老虎率先捕获了大的老虎,而大老虎则逃跑了。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捕猎过程中的惊险和戏剧性,展示了力量和智慧之间的较量。

第五十二句到第六十一句:“虽擒一虎戕一人,其势公然两相敌。”

  • 注释:虽然只擒获一头老虎并杀死了一个人,但这种情形公然地显示了两股力量的对抗。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即胜利往往伴随着损失。

第六十二句到第六十四句:“此时伐罪更有名,合围再往大掩群。”

  • 注释:现在讨伐罪恶更有名,再次集合兵力进行更大的围剿。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未来行动的决心和目标。

第六十五句到第六十六句:“潮州鳄鱼必尽杀,不信请读昌黎文。”

  • 注释:潮州的鳄鱼一定要全部杀掉,不相信的话可以去读一下韩愈的文章。
  • 赏析:这句话可能是在引用韩愈的一篇关于治理水患的文章,以此作为讨伐鳄鱼的理由和依据。

最后两句:“虞人眼疾如鵱鸟,馀勇登崖斗牙爪。”

  • 注释:猎人的眼睛敏锐如鵱鸟,剩余的勇气让他登上悬崖与鳄鱼搏斗。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猎人勇敢且专注的形象,以及他与自然的抗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批评,表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