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得其三,五老失其二。
一峰复一峰,峰峰不相似。
虽非木假山,可少老苏记。

【注释】

西城别墅:指作者的别墅在长安城西。十三咏:作者自号“西城居士”,故称其别墅为西城别墅。新城:今西安市。王清远:生平不详,但诗题中有“属”字,当是王清远所为。属赋:奉命作赋。其五:这是组诗中的第五首。九子:指《三辅黄图》中有关长安城西诸山记载的九座山峰。三峰:指长安城西南隅的少陵原,因有杜陵、少陵两寺而得名。五老:指长安城北郊的五座山峰。二:指长安城东北隅的华山,因有玉泉寺而得名。一峰复一峰:指从西到东的群山。峰峰不相似:“峰”指山峰。峰峰:指一座山峰。

【译文】

十三座山中只有三座是真山,其余八座都是假的。

一座座山峰又一座座山峰,每一座山峰都不与别的山峰相同。

虽然这些假山不是木头做的,也足以让苏轼在《书摩崖碑后》中有所记述。

【赏析】

此为王清远应命所作的组诗《西城别墅十三咏》,其中《新城王清远属赋 其五》写长安城西之景。《西城别墅十三咏》共十三首,皆咏长安西城之胜。此诗第一句说“九子得其三”,意谓长安城中的九处景点(如少陵、曲江等),有三处是真的山。第二句“五老失其二”,说长安城北郊的五座真山(如华山、玉泉山等),已失落其中的两处了,其余都是假山或模仿的假山。第三句“一峰复一峰,峰峰不相似”,说长安城南至北,从西到东,群峰叠嶂,一座接一座,每一峰都有它的特点和特色,与其他山峰都不一样。第四句“虽非木假山,可少老苏记”,说自己虽然不是木头制作的假山,但长安城的这些美景,也足以让大文豪苏轼在《书摩崖碑后》一文里有所记述了。全诗意境雄奇,笔法俊逸,可谓妙不可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