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有田园,三径忍就荒。
篱落缺粗补,东西互相望。
丛牙覆块生,一片苍云苍。
地力久不效,新萌必繁昌。
未饱啄粟鳸,先防踏蔬羊。
望腹聊忍饥,先畴胡敢忘。
【注释】
陶家:这里指作者的家乡。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名世,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他的田园诗多表现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三径:指隐居时住宅门前的小路。忍就荒:忍受荒凉。篱落:篱笆。丛牙:长满草的石头、石块。块生:指石堆。苍云苍:形容草木茂盛。地力:指土地的肥力。鳸(fú):同“孵”,孵化。踏蔬羊:踩踏蔬菜,喻指侵占农田。
【译文】
我家在陶家,田园已荒芜。
补篱笆缺了粗,东西相望各。
长满草的石堆生,一片苍天苍草地。
土地久不肥,新芽必繁茂。
未饱啄粟鳸,先防踩菜田。
肚子饿得难受,先耕先不怕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顺治丙戌年(1646)被抄没家产后,回到故乡,重访故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他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首联:“陶家有田园,三径忍就荒。”
意思是说,我的家乡有大片的田园,但是已经变得荒废不堪。这一句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怀念和失落之情。
颔联:“篱落缺粗补,东西互相望。”
意思是说,我家门口的篱笆虽然有些破损,但还勉强能够支撑着,可以看见对面的景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家园的眷恋之情,虽然家园已经荒废,但是诗人依然对它充满了感情。
颈联:“丛牙覆块生,一片苍云苍。”
意思是说,那些长满杂草的石头,仿佛一块块的云朵,覆盖着整个原野。这两句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田园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地方。
尾联:“地力久不效,新萌必繁昌。”
意思是说,因为地力长期没有得到利用,所以新的嫩芽一定无法生长起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乡现状的忧虑和不安,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现实无奈的心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