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吟成抵效矉,灵珠一握在淮滨。
让君头地君应笑,我是车前避马人。

【注释】

“中丞”,即陶庵中丞,即张岱。“湖”,指西湖。“效矉”,即效仿矉,比喻效法。“灵珠”,比喻高才或贤德之人。“车前避马人”,出自《晋书·刘毅传》载:东晋时期,刘毅为荆州刺史,他与桓温共事。有一次桓温骑马经过刘毅的住所,看见院子里有一棵车前草,就问刘毅为什么种了那么多的车前草。刘毅回答说:“此亦急务也。”意思是这也是一种紧要的事情。桓温讥笑他说:“公居承明庐,而使车前反在其前邪?”刘毅回答说:“不如此,何由仰见太阳!”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甘愿处于下位,以侍奉权贵。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并寄给朋友。这首诗写诗人在官场上的卑躬屈膝、谨小慎微。

首句“十首吟成抵效矉”,是说诗人已把十首诗吟诵完毕了,就把它作为效法的标准,去效法那些贤能之人。次句“灵珠一握在淮滨”,是说那位贤能之人,就像一颗灵珠一样被握在手中了。“让君头地君应笑”,意思是让君王位居高位,君王一定会嘲笑我的。“我是车前避马人”,意思是我是像车前草那样,为了侍候权贵而低头弯腰的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卑躬屈膝、谨小慎微的态度,以及那种甘愿处于下位,以侍候权贵的处世哲学。这种处世哲学是消极的,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