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全腓蔓有馀,鹊巢何异被鸠居。
静中勘彻因材理,花要栽培草要除。
【解析】
本诗是王安石与德尹的酬答,以物喻人,借花咏怀,托物言志。王安石通过“百卉全腓”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的遭遇,用“鹊巢何异”来说明自己的理想政治地位,用“静中勘彻因材理”来说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最后一句“花要栽培草要除”,则表明了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即认为应该像对待草木一样,根据其性质,分别对待。
【答案】
译文:百种花木全被摧残,只有蔷薇藤蔓还有余存。鹊巢和鸠居有何区别?在静中仔细考察,发现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道理。花朵需要培植,草木需要铲除。注释:百卉,指各种花卉,多指牡丹、芍药等,这里泛指百花。全腓,指全部枯萎,形容各种花卉遭到摧折。鹊巢,指喜鹊筑巢。因材理,指各从其类,各有其理。勘彻,洞察。因材理,根据各自的属性来处理。花要培植,指要爱护培育。草木要铲除,指要铲除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