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厄初离大海滨,人天孰与指迷津。
忽然石触舟中裂,悟彻平生有漏因。

【注释】

1.吴船:指江南的船只。口号:即歌,唱诗。五首:此为第三首。水厄:指大江中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险恶情形。初离:刚离开。大海滨:指长江下游的入海口。人天:人世间。孰(shú):疑问代词,哪。指迷津:迷路。指:指明。津:渡口。

2.石触:指石头撞击船舷。

3.有漏:指佛家语,佛教称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故称“有漏”。

4.平生:一生,指从生到死。

【译文】

刚刚脱离长江下游的大河口,来到平静的水面上乘舟顺流而下,人世间的事谁能比得过我?忽然一块巨石撞击了船身,我猛然领悟出自己一生所犯的错误和罪孽,都是由于贪求名利的缘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乘舟在长江上行时,突然遇到危险的情形,并由此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这首诗写得十分生动、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同时,它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认。

诗的第一句是说诗人刚刚离开了长江的入海口,来到了长江中段的江面,正乘着顺风扬帆远航,行于无际的长江之上。这时的诗人心情是很愉快的,他感到十分惬意,于是在船上高歌《吴船口号》,即作《吴船口号五首》之三。

第二句是说诗人刚刚离开长江的入海口,来到长江中段的江面,正乘着顺风扬帆远航,行于无际的长江之上。这一句看似平实,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这里所说的“大海滨”,并非指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是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河湖泊,以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其次,这里的“大海滨”并不是指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是指整个长江中游和上游地区。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不好,人们普遍追求名利和享乐,而忽视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大海滨”来比喻当时社会的风气不正。再者,这里的“人天”也不是指天地之间的神仙,而是泛指人世间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被名利所迷惑,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和良知。因此,这里的“人天”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要警惕名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己。最后,这里的“孰与”是一个疑问代词,相当于“谁和谁相比”。意思是说,在人世间的事情上,还有谁能比得上我呢?这一句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自信和自豪感,认为自己是最有资格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人。

第三四句是说,忽然间,一块巨石撞击了船身,我猛然领悟出自己一生所犯的错误和罪孽,都是由于贪求名利的缘故。这两句也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总结。首先,这里所说的“石触”并不是指真的遇到了巨石,而是比喻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挫折。因为在古人看来,岩石是坚硬无比的,象征着人生的困难和坎坷,而船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船遇到岩石撞击时,就意味着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挫折。其次,这里所说的“有漏”并不是指真的有漏洞或缺陷,而是表示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应该及时醒悟和觉悟。最后,这两句诗中的“悟彻平生有漏因”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和错误行为的根源在于贪求名利,而不是其他因素。因此,他在此刻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懂得了应该如何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就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