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积雪尚堆堆,半月坚冰未肯开。
忽漫雪消冰尽释,门前箫鼓送春来。

【注释】

《立春前三日》,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立春前的严寒景象,以及立春之后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的景象:满城积雪仍堆积如山,半月坚冰也不肯融化。然而,雪消冰尽,春风送暖,门庭箫鼓迎春来,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春前后的自然景象。首句“满城积雪尚堆堆”形象地描绘了立春前南昌城内积雪深厚、难以消融的景象。第二句“半月坚冰未肯开”,则进一步展现了立春前的严寒天气,半月之厚的冰层也不愿意融化,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立春前后的不同景象巧妙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凛冽的寒风和厚重的积雪。

第三句“忽漫雪消冰尽释”,则是在描绘立春之后的景色变化。这里,“忽漫”一词用得非常巧妙,它既传达了大雪突然消散、大地回暖的情景,又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而“冰尽释”则直接点明了立春后冰层融化、春水涌动的生动景象。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更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期待。

最后一句“门前箫鼓送春来”,则更是把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在这里,“箫鼓”象征着喜庆和热闹的氛围,它们在门前响起,迎接着新春的到来。这样的描述,既营造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启的美好未来。整首诗通过对立春前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盼之情。同时,它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