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天光落眼前,洞门深入忽中穿。
欲知觉路随方乐,凭仗西来一指禅。
【注释】
一线天光落眼前,洞门深入忽中穿:天光,天空的光线。“一线”比喻极短。“落眼前”,形容光线很细,几乎要落到眼睛里去了。“洞门”,指莲花洞的洞口。“深入”是说进入洞中。“忽中穿”,突然从里面穿过了。
欲知觉路随方乐,凭仗西来一指禅:想要知道如何通向莲花洞,就得随着自己高兴的方向走。“知路”即“寻路”,这里用反语。“随方乐”就是随心所欲,任其自然的意思。“一指禅”是禅宗的一个术语,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所以这里用“一指禅”来表示直接明心见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山的诗,以写景起笔,中间写游山过程,最后写游山结果,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流畅,形象鲜明生动,富有诗意和哲理。
首句“一线天光落眼前,洞门深入忽中穿”,写的是进山后所看到的景象。在山中行走时,阳光通过稀疏的树林,形成一束束的光线,像线一样落在地面上,使人感觉十分奇妙。而进入莲花洞后,忽然发现洞中有通道可以通到外面。作者用“忽中穿”来形容这种意外之喜,既写出了洞中的幽深莫测,也表现了作者惊喜的心情。
次句“欲知觉路随方乐,凭仗西来一指禅”,写的是进山后的所感所想。由于有了前句的铺垫,这一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作者认为,要想找到通往莲花洞的路,必须随心所欲,任其自然,就像禅宗所说的“一指禅”一样。这里的“知路”、“随方乐”都采用了反语的说法,表面上是在说随意而行,实际上却是在说明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到达目的地。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