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墨椎来体尚全,书家名姓惜无传。
唐贤风骨依稀似,得法欧虞褚薛前。

【注释】

翠墨:指隋代的龙藏寺碑。椎(chuí):捶击,用工具敲打。体:字迹。唐贤:唐代的贤人。风骨:风度、气概。得法:得书法之法。前:之前。

【赏析】

周桐野前辈以隋龙藏寺碑拓本见贻二首其二,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时诗人五十岁。当时作者因受奸相贾似道排斥而退居山阴,心情郁闷。诗中既赞颂了隋唐以来书家名世的风骨,又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笔力雄健,气势豪放,风格苍劲,是一首有气魄的好作品。

“翠墨椎来体尚全,书家名姓惜无传。”

“翠墨”二字点出此拓本为隋人所刻。“椎(chuí)”,捶击,用工具敲打。“体尚全”,意谓字迹完好如旧。“书家名姓”,意谓书写者的名字及姓氏已不可考。

“唐贤风骨依稀似,得法欧虞褚薛前。”“唐贤”即指唐代的贤人。“风骨”一词,在古代诗文里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气度、风度和气质。“得法”,意谓学到书法的法则。“欧虞褚薛”,皆是指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这四人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后人尊称为“欧、虞、褚、薛”。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诗人首先赞美了隋龙藏寺碑拓本的完整,然后感叹书家名姓早已无法考证。接着,他称赞唐代的贤人的风骨依稀可辨,并表示要学习唐代书法家们书法的法则。最后,他用“得法”二字表明自己想要成为书法大家的决心。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书法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