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景侵寻白发前,归心归梦日相牵。
人间雀鼠工嗤点,伴食官仓又一年。

【解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岁杪”,指年终,即年末。“短景”,指冬日的阳光,短而少。“侵寻”,指渐渐。“自叹”,指作者自伤。“白发前”与“归梦日相牵”是说年已高迈,归心似箭。“人间雀鼠工嗤点”,比喻小人得志,为非作歹。“伴食官仓又一年”,比喻庸官无能,混日子。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现实的不满。

【答案】

(1)岁末,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短景侵寻”,冬至后,太阳渐短,诗人感叹时光荏苒。“白发前”,“白发”,年老。“前”字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2)归心似箭,日夜想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到故乡。“归心归梦日相牵”,诗人把“日思夜想”的思念之情形象化,用“日相牵”来表达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3)诗人认为,社会上的小人,在朝廷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可恨可恶。“人间雀鼠工嗤点”,以“人间雀鼠”比喻小人,“工嗤点”意为巧舌如簧,能说会道。“又一年”是说这样的小人又在朝堂中为非作歹了。

(4)诗人认为,那些没有能力的庸官,只会混吃混喝,无所事事,白白浪费时间。“伴食官仓”意为混饭吃,吃闲饭,“又一年”表示这样的官员在朝中为官多年,毫无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肃宗至德二载(757)所作。诗人目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深感忧虑。诗中的“短景侵寻”、“归心归梦日相牵”、“鸡鸣狗盗”三句,分别从时间、空间、行为三个方面,描绘出一幅官场腐败、社会动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