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注恩深出入偏,重看名籍冠群仙。
文章旧价新增重,不碍来迟十二年。

【注释】

1.汤西厓:指汤显祖。

2.通政:官名,明清两代为各部院的长官。

3.翰林掌院学士:官名,明成化年间设,掌文渊阁典籍,后来成为内阁学士之一,是明朝最高行政机构和文渊阁大学士的总称。

4.名籍:科举制度中的考试科目,也指在朝做官的人。此处指科举功名。

5.旧价:原价值。

6.新增重:增加了新的意义。

7.来迟十二年:指汤显祖任南书房大学士后,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共十二年的时间。

【赏析】

这首七律诗,首联写汤显祖被贬广东时,皇上对他的眷注恩深。次联写汤显祖的名籍冠群仙,他的才华与学问得到皇上的赏识。第三联写汤显祖的文章旧价增加,不碍他迟到了十二年。第四联写汤显祖被贬广东时,皇上对他的眷注恩深;同时,汤显祖的名籍冠群仙,他的才华与学问受到皇上的赏识;再加上汤显祖的才华与学问被皇上看重,因此,汤显祖的文章才得到新的评价。最后一句“不碍来迟十二秋”是说,汤显祖虽然迟到了十二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朝廷中发挥作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汤显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于文人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