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曲木架茅茨,雨打风翻大半欹。
多少荆榛宽束缚,屈将翠柏作樊篱。

【注释】

  1. 宿州村家:指住在宿州的乡村。
  2. 有种柏作篱:在村子里,有些人家用柏树做篱笆。
  3. 数椽曲木架茅茨:几间简陋的茅草屋,是用弯曲的木头搭起来的。
  4. 屈将翠柏作樊篱:屈指(计算)多少柏树用来做篱笆。樊篱:古代用以围护或限制牲畜的木桩。
  5. 荆榛:丛生灌木,这里泛指杂树、野草。
  6. 宽束缚:被荆棘等所束缚,即指受其困扰。
  7. 屈将:指屈意,意思是屈指计算(多少)。
  8. 翠柏:青翠的柏树。
  9.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异乡时,通过描写宿州村民种柏为篱的生动景象,讽刺了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人。首句“数椽曲木架茅茨”点明主题,描绘出一幅简陋的农家画面,以曲木为架,茅茨为室,形象地勾勒出了农家的贫穷面貌。接着,诗人以“雨打风翻大半欹”来表现农家房屋的破败状况。“雨打”和“风翻”两个动词,既写出了风雨的猛烈,又写出了时间的久远,从而突出了农家房屋的年久失修。而“大半欹”则进一步揭示了农家房屋的破败程度,几乎到了倾颓的边缘。然而,尽管农家房屋破败不堪,但却仍然有人以此为傲,于是就有了“多少荆榛宽束缚”的讽刺之语。这句诗以荆榛比喻农家周围的杂草,以束缚形容农家受到的约束和限制,暗示了这些自命不凡的人实际上是在自寻烦恼、自寻束缚。最后两句,诗人以“屈将翠柏作樊篱”来形容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人,他们屈指计算了多少柏树才用来作为篱笆,以此显示自己的富有和优越。然而,这些所谓的“樊篱”,不过是一些青翠的柏树而已,它们并不能真正保护人们免受外界的侵扰。因此,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这些人其实只是在虚度光阴、浪费资源罢了。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人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于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