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金莲画诏回,恍疑风引近蓬莱。
分明千佛光中现,并作红云一朵开。

【注释】

丙戌:宋神宗熙宁九年。上元夜:元宵节的夜晚,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西苑:指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内的西苑宫。千叶莲花灯:在灯会上燃放的千叶莲花形的彩灯。金莲:佛家语,指佛像的座垫。诏回:诏书归来。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名,此指仙境。红云朵开:彩灯像一朵云彩那样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元宵节时,被召回京师而写的。

首句“不羡金莲画诏回”,说皇帝的诏书回来了,我却不羡慕。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写到杨贵妃曾向唐明皇进过香,并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里的香就是牡丹花。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皇帝的诏书回来,我却不想当朝为官,只想去欣赏洛阳城中那万紫千红的牡丹。“不羡”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但紧接着的两句却表明了他对朝廷的重视,“恍疑风引近蓬莱。”意思是说皇帝召我来京城,就好像是一阵风把我吹到了蓬莱仙境一样。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蓬莱仙境”,指的是京城;二是“风引”,是指皇帝的诏书。

第三句“分明千佛光中现”,是说在这灯火辉煌之中,仿佛有千佛在发光。这是诗人运用佛教思想来写景,把灯光比作佛光,把京城比作佛国,写出了京城的美丽。“千佛光中现”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善于想象的特点。

最后一句“并作红云一朵开”,是说这些千叶莲花灯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开放着。这一句也是运用了佛教的思想。

整首诗歌写得很有层次感,前两联写诗人对朝廷的重视,后两联写诗人在京城的美好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