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鞍高出草头低,千百封牛褐色齐。
知有泉源在山外,但从沙上觅驼蹄。
【注释】
肉鞍高出草头低:肉鞍即马鞍,高出草头指马鞍的上沿高于草丛。
千百封牛褐色齐:千百封即成百上千,形容众多。褐色是牛毛色。
知有泉源在山外:知道水的来源在山之外。
但从沙上觅驼蹄:但,只,仅。从,通“纵”,放纵,任意。沙上,沙漠中或沙地之上。
【赏析】
《随驾阅视群牧恭纪八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牧马人放牧时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群马奔驰、牛羊悠闲的画面,体现了牧马人和牧牛人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诗的前两句写马群的奔跑和牧人的放牧方式。“肉鞍”指的是马鞍,“草头”则是指马群的奔跑方向。“高出草头低”形容马群跑动时的气势磅礴,而“千百封牛褐色齐”则是对马群数量和颜色的描述,表现了马群的壮观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两句则展现了牧牛人放牧时的情景。“知有泉源在山外”,意味着牧牛人知道水源在远处的山林之外,因此他们会选择适当的地形来放牧,以保证水源的充足。而“但从沙上觅驼蹄”则表达了牧牛人放牧时随意漫步,寻找水源的情景。这里的“驼蹄”指的是驼峰,是骆驼身上特有的一个部位,可以用来储存食物和水分,所以牧牛人才会在沙漠中寻找它。
这首诗通过描绘牧马人和牧牛人放牧时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勤劳付出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