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陀几曲接矾头,渐入仙源径渐幽。
忽漫孤云生两角,小栏低槛尽如楼。
【注释】
立秋后一天,皇帝召见诗人游览宫苑,赐宴。诗人作诗记之:
坡陀(山坡)几曲接矾头,渐入仙源径渐幽。
忽漫孤云生两角,小栏低槛尽如楼。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作者借游园赏景,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以游园所见景物为线索,描绘了一座座亭台楼阁、一处处山水花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坡陀”是山间曲折连绵的小土丘,多指丘陵地带或山区;“几曲”即“几个”,数词加叠音词,表概数,表示不止一个。“矶头”指江边石滩上的石头,也写作“矶”。这里指游园的入口处。“接”是连接的意思。“矾”,指矾山,今属安徽省。
次句“渐入仙源径渐幽”,写诗人进入园林时所看到的景色。“渐入”指逐渐靠近。“仙源”指仙境,泛指美丽的风景。“径”是小路,“幽”即幽深、深远、静寂。
第三句“忽漫孤云生两角”。这是说诗人看到天上飘浮着几朵孤零零的白云。“忽漫”指忽然,不经意地出现。“两角”指云彩的形状,像云彩的两边生出两只角来。
末句“小栏低槛尽如楼”,写诗人看到的园林中亭台楼阁等建筑。“小栏”是指栏杆,“低槛”指低矮的栏杆,“槛”同“槛”,门旁的横木。“如楼”是比做高楼。
【译文】
几处小土丘在游园的入口处连接着,渐渐走近仙境般的小路越来越幽静。
忽然看见一片孤云从天空飘过来,形成两只角,亭台楼阁都仿佛是高高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