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忽飘雨数点,山外更添山几层。
六百里滩多过尽,也如出峡到夷陵。
【注释】
水口:指长江三峡中瞿塘峡口的山口。
雨馀:雨过天晴。
忽飘雨数点,山外更添山几层:忽然下起了几滴雨,在山外又增添了几重山峰。
六百里滩多过尽,也如出峡到夷陵:长六百华里的瞿塘峡谷中,滩多得很,好像从瞿塘峡出口一直到夷陵峡口一样。
【赏析】
此诗写诗人由江津溯流而上至巫峡口的所见所感。首联写雨后山色,颔联说山外又添了层峦叠嶂;颈联写江中水势,尾联说水路经过三峡如同出峡到达夷陵峡一般。全诗意境雄浑壮阔。
“水口”即长江三峡中瞿塘峡口的山口。诗人乘舟顺流而下,沿途景色变化万千,有惊涛骇浪,也有山青水秀。前四句写景,先写雨过天晴时江面上出现的雨点,再写远眺山外又有层层山岭,最后写江面宽阔无边,似乎一直延伸到了夷陵峡口。这四句写出了诗人乘船逆流而上时的所见:时而有雨点洒落,山外又增添了几重山峰,江水宽阔,好似直通到三峡之外。
“六百里滩多过尽”,说的是长江上著名的险滩——瞿塘峡。这里用“多”字来形容“滩”,说明这些滩很多、很危险,足以使船只颠簸不已。但诗人却说“多得过了”,这就表明他并不惧怕这些险滩,相反,他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眼前壮丽的景色。“多得过了”,既表现了诗人对险滩的轻视,更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
“也如出峡到夷陵”。这里的“也”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夷陵”是地名,即今天宜昌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瞿塘峡口的景象,就像出了三峡之后到了夷陵峡口一样。这两句诗不仅进一步强调了瞿塘峡口景色之壮观,而且表现出诗人游兴盎然,不惧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