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尽渔湾白鹭鸶,罛师逆浪上滩迟。
兰溪城外数钱女,月出未收青酒旗。
【注释】
晚次:夜晚停留。汝步: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乘:乘坐。抵:到达。兰溪城:在河南汝南县西。白鹭鸶:水鸟名。罛(lú):捕鱼工具,网状。渔湾:指鱼塘边。逆浪:逆着波浪行进。滩:河堤或沙地。迟:慢。数:点数。钱女:指采莲的姑娘。青:浅青色,这里指白色的丝布做的酒旗。
【译文】
夜晚我驻留汝州,乘舟过河到达兰溪城下。
飞尽了滩边的白鹭鸶,渔人逆波而上到了滩头。
兰溪城外,数着采莲的姑娘,月亮出来还未收拢她们的丝布酒旗。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汝州时,是一首纪行之作。首二句写夜宿江上,泊舟到岸,月光照临,水面宁静,白鹭飞起,船儿逆着水流艰难前进,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水乡夜色图;第三、四句则写兰溪城下的水上生活,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时分,点出了地点兰溪城。
“飞尽”一词,写出了白鹭飞得高远的样子,与“未收”,一“飞”一“未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此时此地的静谧和安详。“罛师”即渔民,“逆浪上滩迟”一句中“逆浪”二字用得非常妙,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渔夫们驾船迎难而上的情景,而且又表现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滩迟”二字,既写出了滩上的急流险滩,又表现出了渔夫们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后两句写兰溪城外的景物。“数”字用得很准确,既写出了采莲的姑娘们在岸边忙碌的情形,又写出了她们劳动的辛苦。“月出”二字,既是对前面“晚次”二字的照应,又是对全诗的收束。因为诗人在此处停舟,也是为了看那美丽的夜景。最后,“青旗”两字,用得十分贴切。它不仅写出了酒家门前那面招揽顾客的白色丝布做的酒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还暗示出了诗人在此驻足观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