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献门风世共推,阶庭兰玉总多才。
自言剑术通书法,曾看公孙妙舞来。
注释:羲皇和献帝的风范在世上都被人所推崇,他们的庭院里总是充满了多才多艺的人。我自认为我的剑术和书法都很擅长,曾经看过公孙舞剑的美妙舞蹈。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倚剑图。诗人通过这幅图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技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羲献门风世共推,阶庭兰玉总多才。
自言剑术通书法,曾看公孙妙舞来。
注释:羲皇和献帝的风范在世上都被人所推崇,他们的庭院里总是充满了多才多艺的人。我自认为我的剑术和书法都很擅长,曾经看过公孙舞剑的美妙舞蹈。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倚剑图。诗人通过这幅图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技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沔阳道中喜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陵县令时。沔阳,即今属湖北荆州地区一带的汉水北岸地带,古称沔州、汉阳郡。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沔阳县(今湖北省仙桃市)作官时的喜雨之作。 一枕凉侵被:诗人在梦中醒来,感到枕头上凉气袭人。一枕,枕头;凉侵被,指枕头冷。 朝来得晏眠:早晨睡得迟了,所以醒来得晚。晏,晚。 江清收潦后:雨水把江水冲得十分清澈。 风劲挂帆前:大风刮起,船帆迎着风张开。 宿雨才如露
【注释】 设险凭全楚:设险,设置险阻;凭,倚仗、凭借;楚,指湖北的古国名。 江防:长江的防线。 郭:指外城或城墙。 独客:独自的客人。 天阔星如坠:形容天高云低,星星像要掉落下来一样。 惨澹:凄凉黯淡的样子。 【赏析】 蕲州道中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时为安史叛乱后第二年,是诗人避乱在蕲州(今属湖北)道中的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句“设险凭全楚”,是说作者以自己的智慧和胆略
以下是对这首诗《荆州杂诗六首·其六》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南郡风流地,雄藩毂久推。 梨花前队拥,红粉后车来。 马酒分獐饫,狐裘逐兔回。 明明军令在,蜀道几时开。 注释: 1. 南郡:指的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地区,古代称为南郡。 2. 雄藩:指的是强大的藩镇,即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3. 毂(gǔ):古时车轮中心的转轴部分,这里比喻地方势力的中心。 4. 前队拥:指前面的军队或官员拥簇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思想情感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选项确定答题的方向是内容、语言、技巧还是思想情感。 此诗的首句“三户亡秦谶”中的“三户”指的是项羽的部下英布、蒲将军和黥布三家。“亡”字在这里有“灭亡、消灭”之意,而“亡秦谶”是指预言秦朝灭亡的谶语。次句中“孤军覆楚师”的“孤军”指刘邦所率的起义军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中山存后裔:意指在乱世中,仍有人能保持对中山国(或某一家族、势力)的忠诚和记忆。 2. 失路亦依刘:意指即便身处困境或失去方向,也仍旧选择依赖或支持刘姓(可能指刘备或类似身份的人物)。 3. 大局分三国:意指当时的局势被分成了三股势力,各自为政。 4. 深心借一州:意指尽管整体形势复杂,但仍有个人(或某个团体)希望从中找到立足之地,即“一州”。 5.
荆州杂诗六首 其一 【注释】: 要害西南最:要害之地,在西南。要害,指战略要地。 乾坤百战馀:乾坤,天地之间。百战馀,指经历了无数战斗。 孤城还矢石,陈迹遂丘墟:孤城,指被围困的城池。 陈迹,指曾经存在的痕迹和遗迹。 丘墟,山丘废墟。 白日吹笳外,枯风落木初:白日,指白昼。 笳,即胡笳,古代管乐器。白日,指白天。 枯风,指秋天的风。 落木,指落叶。 暂来戎马地,惭愧得安居:戎马,指战争。 安居
【注释】 游燕不果乃作楚行:燕国不能成行,于是写下楚行。 北道:指北方的道路。南辕北辙:本应往南走而却往北走的比喻。 一门初约变:当初与某人约定好了,结果变化了。 岐路独行多:岔路上独自行走的多。 弹筝客:弹奏筝曲的歌者。击楫歌:敲着船桨而唱起歌曲。 田舍好:田园生活的愉快。 也知:明白。 壮志恐蹉跎:有远大的抱负却担心自己被耽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仕途不得志时所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赏析诗句的内容和作用,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五点是常规的考点。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从炼字、手法、情感等角度具体分析。 (1) “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一枝花独自在异国他乡开放,独自盛开于群芳之中,突出了梅花的傲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注释】 1.季叔:作者的堂弟名季,排行第四。 2.荆州:今湖北江陵。 3.会合期难定:指与堂弟相见的日期难确定。 4.苍茫:迷惘。 5.烽烟:这里指战事。 6.地满:到处都是。 7.书疏:书信。 8.薄宦:微官。 9.驱策:驱使、驱使车马。 10.去留:离开和留下,指离别。 11.荆南:即荆门、荆山南边,这里借指荆州。 12.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 【赏析】 这是一首写久别重逢之情的诗
【注释】 梁元:指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时,荆州为重镇。称兵:起兵叛乱或割据一方。方士:方术之士。这里指迷信方术的人。干戈:兵器。弟兄:同辈人。戎衣:军服,借指军队。讲殿:讲武之殿。诗句:诗歌。巡城:巡历城中。世乱:乱世。文: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人的诗。全诗以“祸福”开篇,指出梁武帝萧衍虽然在荆州重镇称兵叛乱,但在朝廷之上,却仍能安享太平,享受着方士、方术之士带来的“祸福”。而诗人自己
【注释】 苦雾喷沙气若蒸:苦雾:浓雾;沙:指沙漠;蒸:热气上腾。形容大雾弥漫,天气阴沉。 黄茅路:黄色的茅草路。 见:看见。 【赏析】 《夜至马陵》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以“苦雾”起笔,渲染出一种朦胧、压抑的气氛。第二句写诗人在荒程月黑中行进,没有灯光照明,更增添了行旅的艰难与寂寞。第三句写野火映照下的黄茅路,为后面的“马陵”作铺垫。末一句写诗人终于到达马陵,但已筋疲力尽
【注释】 尤物:指美人。性难驯,指美人的性情难于驯服。长养方成爪角鳞:指龙在长养的过程中,才能变成有爪角鳞纹的样子。画手:指画家。不然:不是这样的意思。争貌得:指画龙的人要追求外形的相似和逼真。曾傍豢龙人:指曾经有人饲养过龙,因此画龙的时候才会注意龙的特征。 【赏析】 此诗为咏龙之作,通过诗人对龙的形象、神态的刻画,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首句以“尤物”总括全诗
赵北口坐冰床 古堤老柳一时僵,水腹初坚黑白洋。 稍与长途休马力,冒寒半日坐冰床。 注释: 1. 赵北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靠近黄河。 2. 古堤:指的是古老的堤坝。 3. 老柳:指的是河边的老柳树。 4. 水腹:指河水的腹部。 5. 黑白洋:形容河水的颜色。 6. 休马力:停下马,休息。 7. 冒寒半日坐冰床:在寒冷的天气里,半日时间坐在冰床上。 赏析:
诗句:櫑具横腰首魅巾,天然秀骨出风尘。 译文:你身穿华丽的服饰,头戴美丽的头巾,天生丽质,风度翩翩,仿佛从尘埃中走出的仙子。然而,你已经误入歧途,被战争所困,希望你能够放弃这一执念,回归平静的生活。你的才华如同羲献门风一般,世人共赞,家族中的兰玉也总显得多才多艺。 赏析:本诗是一首劝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孙汝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表达了对孙汝诚的深深惋惜之情。诗中“櫑具横腰首魅巾
【注释】山阴道:指晋朝王羲之的故乡山阴道。道德经翻晋永和,书家好事例传讹:晋永和年间,《道德经》被刻成石碑,书法家王羲之喜欢把书中的内容用事例来表达,因此后人就根据他的书法风格来摹写《道德经》,致使文字多有错误。羲之癖:比喻喜爱《道德经》。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译文】 道德经刻成石头后翻刻到晋永和年间,书法家们都喜欢用事例来表达
【注释】 涛江:江流。乌篷船:一种小船,用乌黑的篷布做成。晏起:晚上起来。 【赏析】 此诗为送别友人之作。“初换”二字,点出了时间是在秋高气爽、水天一色、波平如镜的时候。“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特有的交通工具。诗人以“乌篷船”作陪衬,烘托出离别的气氛。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写景,但都围绕着离别这个主题来写的。首句“涛江日夜搅秋天”,写江涛汹涌,昼夜不息,写出了秋江之阔大。二句“听雨听风那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