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榻吹灯睡不成,栖乌枝上已三更。
纸窗一面朦胧月,只道秋声是雨声。
【注释】
①六皆:指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②叔毅:陈师道,字无己;汤西厓,指汤汉,字圣俞。他们都与苏轼友善。③摩诃庵: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东,苏轼曾在那里居住。苏轼和汤汉都是宋代著名诗人,此诗是苏轼送别汤汉之作。
【赏析】
苏轼的《和吴见山宿陈叔毅汤西阁二首》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中,苏轼对两位好友陈师道、汤汉作了热情而恳切的介绍,并鼓励他们不要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以乐观的精神对待生活。
开头两句“禅榻吹灯睡不成,栖乌枝上已三更”,描绘了二人深夜不眠的情景。作者用“禅榻”点明其居处,以写景开篇,既交代了两人夜不能寐的原因,又暗示出彼此之间深厚的友情,渲染了一种清雅闲淡的氛围。
第三句“纸窗一面朦胧月,只道秋声是雨声”,则进一步描绘了二人因失眠而无法入睡时的心境。“纸窗”点明二人的居处环境,“朦胧月”点出了时间,同时写出了夜色的浓重,也暗喻了二人的心情之沉重。“秋声是雨声”一句更是点明了二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二人因失眠而产生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最后两句“我欲从君赋良夜,苦寒风露湿重裘”(《次韵孔毅甫久旱微凉》),则是苏轼对两位好友的勉励之言。他希望两人能够像他一样,在艰难困苦之时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