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关头毒草春,道傍掩鼓不惊尘。
受降老将幽燕种,半是当时献镜人。
金马关头毒草春,道傍掩鼓不惊尘。
受降老将幽燕种,半是当时献镜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金马关头毒草春”
- 金马关头:指的可能是位于某个重要关隘或战略要地附近的地名,常被视为军事重地。
- 毒草春:暗示春天时草木生长,但可能带有某种警示或象征意义,如春天往往是战争或冲突的象征。
- “道傍掩鼓不惊尘”
- 掩鼓:可能是指士兵们在行进间隐蔽地操作鼓,以减少噪音,保持行军的隐秘性。
- 不惊尘:表明他们的行动非常谨慎,即使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冷静和秩序。
- “受降老将幽燕种”
- 受降:指接受敌人投降,这可能意味着战斗或战役的结果即将到来。
- 幽燕种:可能指的是来自北方边境地区的将士,他们通常具有坚强和勇猛的精神特质。
- “半是当时献镜人”
- 献镜人: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名为献明的鸟类,其羽毛可以用来磨制镜子,这象征着高超的技艺和贡献。
- 半是当时献镜人:可能是指这些老将中有许多人像献明鸟一样,为国家安全和和平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诗歌背景与创作意图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是一组表现边塞将士生活和情感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边疆战士的日常生活和战场经历,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和忠诚。诗中的“毒草春”和“掩鼓不惊尘”,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和士兵的行动,也反映了战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在战火中保持镇定的能力。此外,“受降老将幽燕种”和“半是当时献镜人”,则揭示了这些战士背后的故事和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体现了诗人对英勇军人的赞美和对和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