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流光迅,翻伤见面迟。
却将三月半,认作授衣时。
”`
不道流光迅,翻伤见面迟。
却将三月半,认作授衣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进行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过去时光无法追回的哀愁与无奈。诗中的“不道流光迅”意味着人们常常忽视时间流逝的快速,而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这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受,使得诗人感叹相见之难,甚至到了相见都变得迟慢的地步。
“却将三月半,认作授衣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与感慨。在古代中国,三月半是春季将尽、冬季未到的过渡时期,此时天气多变,容易让人感到寒冷。然而,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往往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冬季的到来,因此诗人将这个时期误认为是开始穿新衣的时刻,从而引发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许多小事因疏忽而错失的反思。
作者不仅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细节的忽略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情感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古诗中常见的对时间和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