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枯为柴栅,插地画两界。
吾餐乏腥膻,蝼蚁穴其外。
【注释】
折枯(juē kū)为柴栅:用折断的枯树制作成木栅栏。
插地画两界:指在地面上画出两条界限。
吾餐乏腥膻(xiān):我的饭食缺乏鱼、肉等腥味的食品。
蝼蚁穴其外:蚂蚁、蝼蛄都在栅栏外边活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篱”为题,借写篱笆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篱笆本是生活中的一种简单实用物品,但诗人却从篱笆上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境界——没有污浊的尘埃,没有令人厌恶的气味。而现实生活中,他看到的现实却是肮脏、污秽,甚至还有令人厌恶的气味。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感叹:“吾餐乏腥膻”,意思是我连腥臭味的食物都吃不上,只能吃些清淡的食物。
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清贫而感到满足,反而更加渴望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浊和异味的理想世界。于是,诗人又想到了篱笆,他认为篱笆就像是一个理想的居所。在篱笆里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污染,享受一种宁静和清净。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篱笆内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
最后一句“蝼蚁穴其外”,则是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像篱笆一样安全、干净,但是现实中却有蝼蚁在外部活动。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