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险在前,何人不惶恐。
到此退已难,应思急流勇。
【译文】
惶恐滩前是艰险,人人都会害怕。
到这里来已退步,应想急流勇进。
【注释】
十八滩:即赣江下游的八滩。赣江流经南昌市附近时,有一段河段称为十八滩。
惶恐滩:指江西省境内的赣江中游,今江西万安以下至赣州一带。相传古时候赣水汹涌澎湃,常有船只触石沉没,人们称此段为“惶恐滩”。后成为诗人泛舟时所要经过的地方。
习坎险在前:习坎,《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坎,指水。习坎,意思是说水道艰险重重。
何人不惶恐:谁没有恐惧感。
到此退已难:到了这里已经很难后退了。
应思急流勇:应该想到在急流中勇往直前。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的险境,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奋发向前的精神。全诗语言平易自然,用典贴切,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句点明题意,交代出诗中所描写的背景。“惶恐滩”位于赣江中游,因水势凶猛而闻名。诗人在这里泛舟,面对湍急的江水,自然会生出“惶恐”之感,这是对险境的直接描写,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感受。
次句“习坎险在前”,进一步点明“惶恐滩”这一地点。习坎,指水道艰险重重,与前文“惶恐滩”相呼应,突出了这一地点的险恶程度。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眼前的实景,还暗含着他内心对险境的恐惧之情。
三、四句则是诗人面对险境所做出的反应。“到此退已难”,表明诗人已经到了“惶恐滩”这一险地,想要后退已经是不可能了。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困境,又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勇气。“应思急流勇”,则是诗人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他想到了在急流中勇往直前的英勇事迹,以此来激励自己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畏惧。
整首诗通过对“惶恐滩”这一险地的描写,以及诗人面对险境所表现出的不同反应,展现了他的勇敢、坚定和自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文人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