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晓来霁,孤云断不还。
黄沙千里道,何处著青山。

卫河四绝句其二

微雨晓来霁,孤云断不还。黄沙千里道,何处著青山。

诗句释义与译文

微雨晓来霁,孤云断不还:

  • 微雨:指小雨或者连绵细雨。
  • 晓来霁:清晨时分雨后初晴。
  • 孤云:孤立的白云。
  • 断不还:坚决不肯归来。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晨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孤云的形象增添了诗中的空灵和深远,而“断不还”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由或归途的执着追求。

黄沙千里道,何处著青山:

  • 黄沙千里道:形容道路上满是黄沙。
  • 著青山:显现出青山的颜色。
  • 赏析:此句表达了旅途中艰难环境与自然美景并存的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艰苦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与创作意图

查慎行(1650-1726),清代诗人,字悔生、超翁,号他山,浙江海盐人。查慎行是清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诗学宗宋唐,尤其崇尚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语言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卫河四绝句其二》创作于清康熙年间,查慎行仕途不顺,晚年隐居乡里。这首诗体现了查慎行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

艺术风格:

  • 意境深遂:诗歌构建了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 象征手法:运用自然景物如“孤云”,寓意人生的孤独与坚持,以及“黄沙”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简洁明快:诗中的意象简练而不失丰富,语言精炼而含义深远,展现了查慎行作为诗人的语言功力。

文化价值:

  • 社会意义: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 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 美学价值: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