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冰霜忽入春,全家赴狱岂惟身。
僮奴渐狎铃梆卒,子侄初充洒扫人。
穷可揶揄宜有鬼,交虽故旧亦如神。
与君只隔重围住,得读新诗是夙因。

诗句解析

第一句:两月冰霜忽入春,全家赴狱岂惟身。

  • 注释: “二月”指的是诗人被囚禁的时间。”冰霜”和”春天”相对比,形容环境严酷。”全家”说明不仅仅是自己一人被牵连或受困。”岂惟身”表示不单是个人的问题,可能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句:僮奴渐狎铃梆卒,子侄初充洒扫人。

  • 注释: “僮奴”是指家中的小仆人。”铃梆”指打更的器具,常用于古代守夜。”子侄”通常指侄子侄女。”洒扫人”是指在家做家务的人,可能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承担这些工作。

第三句:穷可揶揄宜有鬼,交虽故旧亦如神。

  • 注释: “揶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戏弄或嘲笑。”宜有鬼”表达了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找到希望或安慰的感觉。”交虽故旧”表明虽然老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误解或冲突,但在困难时刻他们仍然像神明一样相互支持。

第四句:与君只隔重围住,得读新诗是夙因。

  • 注释: “重围”指的是牢房或监狱中的保护设施,用以隔离犯人和外界的直接接触。”夙因”可能是指某种预定的命运或原因,使得诗人能够在困境中坚持写作。”得读新诗”反映了尽管身处不利环境,诗歌创作仍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他的精神慰藉。

译文

两月冰霜忽入春,全家赴狱岂惟身。
僮奴渐狎铃梆卒,子侄初充洒扫人。
穷可揶揄宜有鬼,交虽故旧亦如神。
与君只隔重围住,得读新诗是夙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被监禁的家族成员的生活场景,传达了在极端困境下人性的美好和坚韧。首先,通过对比“冰霜”和“春天”,表达了环境的严苛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变化和希望的到来。其次,家庭成员从最初的无助到逐渐适应新角色的转变,展示了人在逆境中的成长和适应能力。此外,诗中的幽默和讽刺元素(“穷可揶揄”)不仅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通过表达与朋友间的深厚关系和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展现了友情的力量和人性的温暖。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关于生命、爱和希望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明也能指引人们前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