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材自昔宜丹艧,得地今堪里巷夸。
三径垂成先补树,十年作计胜栽花。
肯堂肯构情相属,为瑟为琴事岂赊。
从此老兄长蓄眼,莫教桐树让韩家。
诗句原文:
梓材自昔宜丹雘,得地今堪里巷夸。
三径垂成先补树,十年作计胜栽花。
肯堂肯构情相属,为瑟为琴事岂赊。
从此老兄长蓄眼,莫教桐树让韩家。
赏析:
本诗是清朝诗人查慎行创作的《德尹梓树桥新居落成诗四章》。诗人通过对梓材的描写,表达了对新居落成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和谐社区环境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诗句释义:
- 梓材自昔宜丹雘,得地今堪里巷夸:这里的“梓材”指的是优良的木材,而“丹雘”则可能指红色或者鲜艳的色彩,寓意着这种木材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令人赞叹。而“得地今堪里巷夸”,意味着这块土地赋予了梓材如此出众的品质,以至于它现在足以在邻里之间夸耀。这两句描绘了新居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美好,以及其独特性给邻里带来的骄傲。
- 三径垂成先补树:这里的“三径”可能指的是通往新家的小道,或者是指家中庭院中的三条小道。而“垂成”意味着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完成。诗人提到在完成这些道路之前,首先要种植树木,这既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规划和期待。
- 十年作计胜栽花:这句话通过对比来强调新居落成的重要性。在这里,“十年作计”可能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准备,“胜栽花”则可能指的是比起仅仅栽种花朵,这样的计划更加长远和实际。诗人认为,与其仅仅关注眼前的装饰,不如精心策划未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
- 肯堂肯构情相属:“肯堂肯构”通常用来描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则可能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助精神。而“情相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深厚,彼此扶持。
- 为瑟为琴事岂赊:这里的“为瑟为琴”可能是指弹奏乐器,而“事岂赊”则可能表示这些事情不是随意可得的,需要耐心和坚持。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新居落成后,一家人将能够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增强家庭的情感交流。
- 从此老兄长蓄眼:“老兄长”在这里可能是对年长者的尊称,而“蓄眼”则意味着有所保留或考虑。这句诗可能是在提醒家人注意新家的建设质量,确保未来生活的舒适和安全。
- 莫教桐树让韩家:这里的“桐树韩家”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韩氏家族,以种植梧桐树而闻名。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新居周围自然环境的期待,希望新居能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和欣赏。
- 主题探讨:
-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家园建设的自豪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新居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 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家庭成员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和赞美。他认为,一家人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典故,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新居落成的欣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富含哲理意味。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