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年来次第陈,先忧后乐总关身。
波涛脱险便商旅,雨露流膏遍士民。
功被千秋心转细,碑传万口语皆真。
剩留一事逡巡在,未浚三湖及九津。

【注释】

白中丞:指白居易。

少司农:官名,掌管国家财政。

次第陈:依次陈述。

先忧后乐:先忧国事,后享乐。

脱险便商旅:渡过危险的河流,使商人能够顺利通行。

流膏:滋润。

碑传万口语皆真:万代之后,人们传诵此碑的言辞都是真实的。

三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古称“三江”。九津: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在今河南郑州一带。

逡巡:迟疑不决。

【译文】

善政年年有序地陈述出来,先忧国事而后享乐总关系到自己。

渡过危险的河流,商人才能顺利通行;雨水滋润大地,百姓得到了好处。

功德流传万世而心更为谨慎,碑文传播万代而语言更加真实。

剩下一事迟疑不决,未浚三湖和九津,没有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赏析】

这是白居易为时任江西观察使的白中丞写的一首七绝。白居易与白中丞是好友。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810)春,是诗人应白中丞的要求而作的。

前两句“善政年来次第陈,先忧后乐总关身。”大意说:善政年年有序地陈述出来,先忧国事而后享乐总关系到自己。

白居易认为,作为朝廷重臣,应当关心国家大事,为人民着想,先忧后乐,不能只顾自己的安乐。这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人生观。

第三、四句“波涛脱险便商旅,雨露流膏遍士民。”大意是:渡过危险河流,商人能够顺利通行;雨水滋润大地,百姓得到了好处。

这两句诗赞颂了唐宪宗时期的改革措施,如免除百姓赋税、开垦荒田等政策。白居易认为这些措施对人民来说是有利的,因此他称赞这些措施为“善政”,并认为这是国家安定繁荣的基础。

第五、六句“功被千秋心转细,碑传万口语皆真。”大意是:功德流传万世而心更为谨慎,碑文传播万代而语言更加真实。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绩的认可和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自己的政绩将会被永远记住,而他也将会更加谨慎地处理政务。同时,他也相信碑文会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的人们都能够了解他的事迹和贡献。

第七、八句“剩留一事迟疑不决,未浚三湖及九津。”大意是:剩下一事迟疑不决,未浚三湖和九津,没有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这两句诗反映了白居易对当前政治形势的看法。他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水利、税收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努力去解决。

整首诗通过赞美唐宪宗时期的改革措施,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关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历史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