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光云影恣凭陵,掌握犹馀佛面藤。
爱续清游无外客,闲追往事问南僧。
当筵落帽狂何有,踏屐寻诗老尚能。
世出世间同此乐,太平时节报三登。
这首诗的原文是:
再过憩云庵访心璧禅师得登字
川光云影恣凭陵,掌握犹馀佛面藤。
爱续清游无外客,闲追往事问南僧。
当筵落帽狂何有,踏屐寻诗老尚能。
世出世间同此乐,太平时节报三登。
译文:
在憩云庵探访心璧禅师时我写了“再”这个字。
川光云影肆意纵横,如同藤蔓攀附在佛陀面前。
喜欢延续那清新的游历,不把外界的客人当做外人。
闲暇之时追寻往事向南方的僧人请教。
宴会上脱去帽子的我是多么的放荡无度,而诗人依然能够踏着木屐吟咏诗篇。
世间人世间事都同样地快乐自在,太平盛世正是报答三次升迁的好时机。
注释:
- 憩云庵:位于浙江天台山,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所建,后人称之为“西天目”。
- 心璧禅师:指鉴真弟子心壁禅师,唐代佛教禅宗宗师之一。
- 川光云影:形容天空中云彩与阳光交织的景象。
- 藤:指藤蔓植物,这里比喻依附于佛像的藤蔓。
- 清游:指游览、游览活动。
- 南僧:指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主持道济法师,曾受慧理禅师指点,其禅法深奥精进。
- 落帽: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谦逊或失态。
- 踏屐寻诗:指诗人穿着木屐(一种轻便鞋)在山林间寻找诗歌灵感。
- 世出世间: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 同此乐:意指共同享受这种乐趣。
- 太平时节:指国家安定繁荣的时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览憩云庵时的所见所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景色、表达情感以及抒发哲理,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和对佛教禅宗的领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