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才子识高阳,卅载通门缀末行。
花底清谈销积暑,城头片雨送新凉。
图书列屋开东壁,丝竹留宾到后堂。
谁似先生风义古,下车下榻两难忘。
【注释】
雨中藩长许孝超年伯招饮紫薇堂:藩,指藩镇;许孝超是当时的藩镇节度使。雨中,雨天;藩长,藩镇长官;招饮,邀请饮酒作客;紫薇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名。
早从才子识高阳:早年与有文才的人交游;识,识别;高阳,即“高阳氏”,传说黄帝之孙颛顼帝之子高阳氏的后裔,封于高阳。
卅载通门缀末行:三十年来通过朋友的关系,一直做着末等官。
花底清谈销积暑:在百花丛中谈笑,消解了积日的暑热。
城头片雨送新凉:城墙上落下了一片雨,送来了清凉的秋意。
图书列屋开东壁: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东边有一间书室;图书,泛指读书。
丝竹留宾到后堂:奏乐声不绝地传出到宾客们的住处;丝竹,古乐器名;留宾,让宾客住下;后堂,正房后面的房间。
谁似先生风义古:谁能像你那样有古代先贤那样高尚的风范呢?
下车下榻两难忘:你曾经下轿下马,为百姓服务,我永远不能忘记。下榻,下榻休息,指为民造福。
【赏析】
此诗为作者赴宴所作,表达了对主人许孝超的敬意。
开头两句写宴会的时间和地点:“雨中”点明时间;“藩长”表明主人的身份。“招饮”二字表明这是主人请客吃饭;“紫薇堂”是作者的住所。
第三、四句写宴席上的情景。“才子”,指许孝超;“识高阳”是说许孝超能结交有才有德的朋友。“卅载通门缀末行”是说许孝超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做官了。“缀”,连缀;“末行”,末等官职。
第五、六句写宴席上的活动。“花底清谈”,是在百花盛开的时候谈心,消除暑气;“消积暑”,即消暑。“城头片雨”一句写雨景,“新凉”,即清爽;“片雨”,零星细雨。
第七、八句写宴席结束后的情况。“图书”是说书房里摆满了书;“列屋”,是指房屋排列整齐;“东壁”是指东面的墙壁;“开东壁”是说开了一个东边的窗户。
最后两句写宴会结束以后的感想。这两句用反诘的语气,表明自己虽然不能为百姓做点什么,但仍然忘不了许孝超对自己的帮助与恩情。
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作者淳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