舄卤之地成梢沟,倾都委货烂不收。
村姑尚以蚕命月,野老曾于麦望秋。
恤纬孰是织室者,杂耕吾亦农家流。
县符蚤晚急夏税,何暇更为百草忧。

查慎行,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他的《蚕麦叹》一诗,更是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原文
  • 舄卤之地成梢沟,倾都委货烂不收。
  • 村姑尚以蚕命月,野老曾于麦望秋。
  • 恤纬孰是织室者,杂耕吾亦农家流。
  • 县符蚤晚急夏税,何暇更为百草忧。
  1. 译文解读
  • “舄卤之地成梢沟,倾都委货烂不收”:描述了一个被水蚀破坏的土地,那里的货物都被淹没无法保存。
  • “村姑尚以蚕命月,野老曾于麦望秋”:表现了农民们对农作物的辛勤耕作,以及对收成的期待和希望。
  • “恤纬孰是织室者,杂耕吾亦农家流”:反映了作者对于农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农民相同的生活状态。
  • “县符蚤晚急夏税,何暇更为百草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紧迫压力,即农民需要快速完成夏税,没有时间去关注其他如草木生长等自然问题。
  1. 赏析讨论
  • 诗歌主题:通过对农民艰苦劳作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重税的批评。
  • 艺术手法: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且具有深度。
  • 文化价值: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农民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蚕麦叹》不仅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弊病的批判。这首诗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况,也让我们对现代社会中的农民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