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崩岸塌风驾潮,潮头势与城争高。
愚公移山或可障,精卫填石诚徒劳。
海若东来神鬼泣,尾闾南泄鱼龙逃。
邑兴大役官乏费,行矣板筑须时操。
这首诗描述了海塘工程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以下是对每句的逐字释义:
- 沙崩岸塌风驾潮,潮头势与城争高。
- 沙崩(沙土崩落): 描述海堤上沙子被冲刷走的情景。
- 岸塌(河岸崩塌): 指海堤附近的岸边因海水侵蚀而坍塌。
- 风驾潮(强风吹起潮水): 说明海潮因为强风的推动变得更加汹涌。
- 潮头(潮头,即高潮): 表示海水上涨时形成的冲击波。
- 势与城争高: 形容潮水与城墙之间的竞争关系,潮水要冲破城墙。
- 愚公移山或可障,精卫填石诚徒劳。
-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一个老人决心用挖山的方式使山移动,但最终未能如愿): 比喻尽管有决心和努力,但可能无法阻挡自然的力量。
- 精卫填石(精卫鸟填海的故事,据说是一只小鸟每天衔来小石子,试图填平大海,虽然坚持不懈,但最终未能成功): 表示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 海若东来神鬼泣,尾闾南泄鱼龙逃。
- 海若东来(海神东行,暗示洪水来临): 表示海潮即将到来,水位上升的情况。
- 神鬼泣(神灵因恐惧而哭泣): 形象地表达了洪水将至时的紧张气氛。
- 尾闾南泄(尾闾是指古代神话中主管排泄的水门,这里的“泄”意味着洪水通过此处流出): 描述洪水将通过某处流出的场景。
- 邑兴大役官乏费,行矣板筑须时操。
- 邑兴大役(城市兴起,需要大规模建设): 表明城市建设正在进行,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 官乏费(官员缺乏资金): 说明在进行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财政困难。
- 行矣板筑须时操(行动起来,需要适时施工): 鼓励人们开始工作,并且强调要抓紧时间进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海塘工程中的艰难和挑战。诗中的“潮头势与城争高”、“愚公移山或可障”等句子,都充满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类智慧和毅力的肯定和赞赏,即使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克服困难。此外,诗中的“海若东来神鬼泣”等意象,也赋予了诗歌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