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似长年日小年,逢场何忍独醒然。
野王岸上停三弄,司马江头辍四弦。
月里霓裳听乍彻,座中白发感尤先。
梨园法曲皆供奉,或恐人间是别传。

【注释】

立秋后三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转凉。

匠门家集梨园:匠门是地名,梨园是戏曲表演场所。

胜会:盛大的聚会。

四叠前韵:指和前面诗词的韵脚相同。

江头辍四弦:司马相如曾为汉景帝的临江王作赋,临江王死后,司马相如去吊丧,在江边弹琴而歌。

霓裳听乍彻:指唐明皇与杨贵妃游月宫时的音乐。

座中白发感尤先:《诗经·硕鼠》中有“乐土谁所愿”之句,意思是快乐的生活是谁都不愿意的。这里指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秋之后三天,邀请作者入坐,并和作者一起吟咏诗词的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世间冷暖的深深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联“夜似长年日小年,逢场何忍独醒然”。这是说夜晚的时间似乎比白天要长,一天的时光又显得如此短暂,每当有聚会的时候,自己总是感到有些孤单和无奈,独自清醒地坐在那里。这里的“长年”和“小年”都是形容时间的长短,用来表达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野王岸上停三弄,司马江头辍四弦”。这是说在野王的岸边停下了三遍的演奏,司马河的源头也停止了四弦的弹奏。这里的“停三弄”和“辍四弦”都是形容音乐的节奏,用来表达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颈联“月里霓裳听乍彻,座中白发感尤先”。这是说在明月之下,听到了霓裳的歌声,这歌声突然传来,让人感到一阵惊喜。而座中的人也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感受更是深不可测。这里的“乍彻”是指歌声突然传来,“尤先”是指他们的感受更深。

尾联“梨园法曲皆供奉,或恐人间是别传”。这是说梨园中的法曲都被供奉起来,但人们可能担心这些法曲是从天上传来的,而不是普通的音乐。这里的“供奉”和“别传”都是形容音乐的地位和来源。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音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