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苏祠下拜龙公,预祝明年二麦丰。
稍密尽教封蛰户,渐高休遣没牛宫。
久无书寄孤鸿外,曾记身穿万马中。
谁信茆檐蒙败絮,出门一步怕头风。

【解析】

此诗为作者任福建建宁知县时所写。诗题“拜龙公”即在雪后向神灵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的习俗,但诗人并未因天气转晴而高兴,相反,却因久旱无雨而忧心忡忡,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句“连日雪不止”,是说一连数日的大雪不停,说明天已放晴,但诗人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因为天气转晴后,往往预示着久旱即将结束,可他的心情却并不好受,所以用“忽忆塞外旧游”作开场白;“皋苏祠下拜龙公”,皋苏祠位于今福建省邵武市西北皋苏山麓,相传为春秋时吴国的皋陶(太昊氏之裔)后裔所建;“预祝明年二麦丰”,二麦是指小麦和大麦,二麦是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二麦丰指小麦和大麦丰收,这是诗人对农民的祝福。这两句是说诗人在雪停之后,到皋苏祠下拜龙公祈祷来年二麦丰收,希望农民能够丰收。

第二句“稍密尽教封蛰户”。“封蛰户”,指被冰雪封住的门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雪已经停了,但是积雪还很多,所以把门窗都堵得紧紧的,以免外面的冷气进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担忧之情。

第三四句:“渐高休遣没牛宫”,“休遣”,不要,意思是说:雪渐渐融化了,不要再让牛屋被雪淹没了。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雪虽然融化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化完,如果不及时清理,牛屋就会被淹没了。这里表达了诗人担心牛屋被雪淹没的担忧之情。

第五六句“久无书寄孤鸿外”,“孤鸿”,即鸿雁,这里指书信。这句的意思是说: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信了,还记得当年自己穿着军装、身披铠甲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七八句:“曾记身穿万马中”,“万马”,形容人多。这句的意思是说:曾记得当时自己身穿军装的样子,身披铠甲,好像穿着盔甲骑着万匹马一样威风凛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当年壮志豪情的回忆。

尾联“谁信茆檐蒙败絮,出门一步怕头风”。茆檐,茅草屋顶的房子;败絮,破旧的棉絮。这句的意思是说:谁知道我的茅草屋顶上覆盖着破旧的棉絮?出门的时候我都会害怕风吹过来会吹倒茅草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担忧之情。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雪停之后的情景,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答案】

连日雪不止

忽忆塞外旧游

皋苏祠下拜龙公,预祝明年二麦丰。

稍密尽教封蛰户,渐高休遣没牛宫。

久无书寄孤鸿外,曾记身穿万马中。

谁信茆檐蒙败絮,出门一步怕头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