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风光连上已,人如蛱蝶斗裙衫。
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
拄杖我来寻履迹,题诗僧乞署头衔。
箧中亦有新排集,倘许经房贮一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试题要求,即“逐句释义”“翻译全诗”“赏析意境”“分析手法”等,然后逐项分析解答。

“三月二日偶游硖石精舍”,这是写诗人出游的起因。首句点出出游的日期,次句写出游的目的。“蛱蝶斗裙衫”,形容女子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花间翩翩起舞;“人如蛱蝶斗裙衫”,形容女子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花间飞舞嬉戏。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女子比作蝴蝶,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她们欢快的心情。

“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这是写沿途所见景色。前一句是说寺庙位于两山之间,后一句是说水路绵延不断,船帆随风远去。这两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景物优美的景象,为下文写诗人与僧人相遇作了铺垫。

“拄杖我来寻履迹,题诗僧乞署头衔”,这是写诗人与僧人相遇的情景。“拄杖我来寻履迹”,意思是诗人拄着拐杖来寻找当年留下的足迹;“题诗僧乞署头衔”,意思是僧人请求诗人题词并授予他的头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箧中亦有新排集,倘许经房贮一函”,意思是说箱子里也有我写的新诗,您能不能让我把诗放在您的房间里保存下来?这两句写出诗人对僧人的关心与帮助。

【答案】

译文:三月的风光连着上巳节的天气,人们像彩蝶一样在花丛中追逐嬉戏。东面西面有两座山上的寺庙,十里之外,烟波浩渺,船只随波逐流。拄杖而来的我寻找着当年留下的痕迹,请僧人题诗以留佳话,并请求僧人将我的诗稿保存在他的房间中。

赏析:

此诗描写三月春景,抒发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僧人的关心和帮助之情。

开头两句“三月风光连上已,人如蛱蝶斗裙衫。”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原因。“上已”指清明节。“蛱蝶”即蝴蝶,这里比喻游人。“斗裙衫”,是说男女青年男女相邀共游,穿得花枝招展,竞相打扮,争奇斗艳。“人如蛱蝶斗裙衫”既写出了游人众多,又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第三句“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写沿途所见景色。“东西寺”是指左右两侧的寺庙,“远近帆”指的是远处近处的帆影。这句诗写出了诗人一路行来,看到的寺庙和船只。

第四句“拄杖我来寻履迹,题诗僧乞署头衔。”“拄杖”,指拿着手杖,这里指诗人拄着手杖。“来寻履迹”是说自己来到这个地方,想找到当年的足迹。“题诗僧”,指僧人,因为僧人会写诗,所以用“题诗”来称呼他。“乞署头衔”是说请僧人给诗人题字并给他一个官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五句“箧中亦有新排集,倘许经房贮一函。”是说诗人箱子里有自己写的诗,希望僧人能够把他的诗保存在房间中。这里的“新排集”是说诗人的新诗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僧人的关心与帮助。

这首诗写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语言通俗,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